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高一历史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联系《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自此之后上海发展速度加快。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权。
上一篇 :
咸同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
下一篇 :
林则徐在虎门禁烟期间,曾组织翻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A.中国资源被掠夺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高一历史
道光皇帝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夷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皇帝畏敌妥-高二历史
(26分)各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高三历史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三历
某历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坏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高三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高一历史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图片(11分):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至图三条约各是在哪一场战争后签订的?(3分)(2)在《马关条约-高一历史
2012年是中英鸦片战争结束170周年。有关鸦片战争,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不同的认识。近16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种看法在研究鸦片战争的学人中认识大体是一-高三历史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高二历史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记载,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高三历史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C.英国取得了独-高一历史
任何人都难免有时代局限,相对于开明的林则徐也不例外。他在1839年9月的奏折中写道:“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说“继续”是因为()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高一历史
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高三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高一历史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南京静海寺图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三人民解放-高一历史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l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A.以鸦片换取白银B.以鸦片换取丝茶C.以白银换取丝茶D.以白银换取棉布-高三历史
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的林则徐被后人敬仰,因为他领导了()A.虎门销烟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D.五四运动-高一历史
在近代某条约的第6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装运进口。”此条约应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三历史
2007年9月21日,《环球时报》发表了“中华民族复兴,促进世界繁荣”专刊,对民族复兴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中央电视台也推出系列专题《复兴之路》,指出中国要在发展的过程-高一历史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A.显示了中国人民-高一历史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以下哪个条约的主要条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高一历史
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高一历史
(2008年四川文综)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C.《望厦条约》《-历史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在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恶棍”,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高三历史
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历史
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因为他A.编译外国书籍,重新认识世界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D.领导了禁烟运动-高二历史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曾国藩-高一历史
1837年6月,《中国时报》发表文章称,假如设在广州的领事得以立足,“那么一俟机遇来临,如碰上革命或事态逐渐变迁,他就能抓住时机,一举而推开中华帝国的大门。”这里的“机遇”-高三历史
上海,今日中国经济中心,世界大都市之一,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她的近代历史是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缩影。(1)上海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请列举近代史上上海遭受列强侵略的史-高一历史
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请问它发生于何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略者华战争-高一历史
英法联军在广州实行的殖民统治结束于A.1857年B.1858年C.1859年D.1860年-历史
有一座城市,中国近代历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30年代日军在此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这座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高一历史
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马关条约》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位于A.东南沿海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高一历史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500年以来就有一个全球世界经济及其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直到1800年前后,亚洲至少继续支配世界经济达三个世纪之久。在世界经-高三历史
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代表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张之洞D.曾纪泽-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A.外国列强的入侵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C.中国缺少外援D.列强相互勾结-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篮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历史
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用干支纪年法记述1842年属于A.辛丑年B.壬寅年C.癸卯年D.甲辰年-高一历史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战后中国()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社会矛盾发生变化C.革命对象发生变化D.思想领域发生变化-高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虎门销烟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义和团旗帜A.抗外来侵略B.探索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高一历史
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商埠中,涉及到今天我国直辖市的有①《南京条约》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高一历史
如右图一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鸦片-高一历史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而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高三历史
2014年,南京将承办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高一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联系《南京条约》的内容,在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自此之后上海发展速度加快。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