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协定关税 ④五口通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开放通商口岸能够打破中国的“闭关锁国”,打开中国市场;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倾销。凑个故选C。
点评: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内 容
影 响
割香港岛
中国领土完整被破坏
赔款2100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福州、厦门、广州、宁波、上海)
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关税中英协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上一篇 :
2014年,南京将承办青少年奥林匹
下一篇 :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以下两张图是186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①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②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历史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的名称有中国鸦片战争,磕头战争和英国的通商战争,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说哪一名称更符合战争的本质A.鸦片战争B.磕头战争C.通商战争D.都不符合-高一历史
强迫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件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三历史
下列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B.鸦片战争—《北京条约》C.甲午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①数量增多②开始深入内地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高一历史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取得的在华特权是()A.在通商121岸建立租界B.军舰可出入通商口岸C.军舰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D.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历史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高一历史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高三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事主要集中在A.京津和广东地区B.天津周围地区C.广州周围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
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帝-历史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A.闭关锁国B.自由通商C.平等往来D.出卖利权-高一历史
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近代中国的落后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清政府的腐败D.中国的资源丰富-高一历史
读下图,在A、B、C、D四个地点中,不属于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的是-高二历史
回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替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高一历史
如今在圆明园国人看到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警醒国人必须独立自强。与圆明园如此模样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高一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D.明示中国近-高二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内河航运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更多的沿海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B.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C.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高三历史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高一历史
图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反帝斗争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关税自主权C.领土主权D.内河航运权-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丧失下列主权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海关管理权②内河航运权③关税自主权④司法主权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历史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高一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高三历
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一幅浮雕展示的是愤怒的群众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据此判-高一历史
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约为2、3万件,其中很多是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一时段入藏的。对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政局动荡和日本侵华是造成中国文物流失-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B.侵略者都曾进犯过京津地区C.战争期间都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犯下了-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20年。原因在于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B.倭人等顽固派的阻挠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统治集团未认清世界大势-高一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实力雄厚B.清朝腐朽衰落C英军船坚炮利D.清军武器低劣-历史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哪两个方面的必然结果A.工业革命B.虎门销烟C.拓展海外市场D.掠夺生产原料-高二历史
1883年,一法国商人为买丝绸同一中国商人发生矛盾,失手将中国商人打死,此法国商人应受什么人审判()A.英国领事B.中国法院C.法国法院D.法国领事-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两幅人物图材料二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反映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哪项-高一历史
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A.中英鸦-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历史
识读下图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请回答:(1)图一、图二及图三条约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3分)(2)近代中-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C.“半殖民地”是-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由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高一历史
马克思称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海盗式”的扩张,最能证明这点的史实是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B.强割中国东北大片领土C.洗劫并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D.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高一历史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高一历史
山东地区最早遭受列强的侵略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中法战争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历史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共14分)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高二历史
照片《裹小脚的男戏子》是外国游历者在中国内地拍摄的,这副照片可能的拍摄时间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末期C.20世纪中期D.“文革”期间-高三历史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凌晨,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成功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温哥华传来,全市各界为之欢腾。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片贸易B.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高一历史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A.割占中国领土B.保护鸦片贸易C.打开中国市场D.赔款2100万银元-高一历史
某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B.《-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①割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五口通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①割香港岛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协定关税 ④五口通商
答案
试题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到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中开放通商口岸能够打破中国的“闭关锁国”,打开中国市场;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倾销。凑个故选C。
点评: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