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高一历史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看,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侵略者进入皇宫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因此 ②④正确,故选D。鸦片战争和甲午英军和日军并未攻入北京,因此①③明显错误。考点: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战争具有相似性,都是外国列强攻入北京,皇帝仓皇出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在抢掠一番后放火焚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一次使北京遭到战火洗劫。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最终确立。
上一篇 :
近代中国丧失下列主权的先后顺
下一篇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949年决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中一幅浮雕展示的是愤怒的群众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据此判-高一历史
成立于1753年的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约为2、3万件,其中很多是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一时段入藏的。对这一现象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政局动荡和日本侵华是造成中国文物流失-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B.侵略者都曾进犯过京津地区C.战争期间都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犯下了-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20年。原因在于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B.倭人等顽固派的阻挠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统治集团未认清世界大势-高一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实力雄厚B.清朝腐朽衰落C英军船坚炮利D.清军武器低劣-历史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哪两个方面的必然结果A.工业革命B.虎门销烟C.拓展海外市场D.掠夺生产原料-高二历史
1883年,一法国商人为买丝绸同一中国商人发生矛盾,失手将中国商人打死,此法国商人应受什么人审判()A.英国领事B.中国法院C.法国法院D.法国领事-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两幅人物图材料二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惟现在江上下游均有贼匪,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其余俟地方平靖,大英钦差大臣与-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反映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哪项-高一历史
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A.中英鸦-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历史
识读下图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请回答:(1)图一、图二及图三条约分别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3分)(2)近代中-高一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C.“半殖民地”是-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由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高一历史
马克思称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海盗式”的扩张,最能证明这点的史实是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B.强割中国东北大片领土C.洗劫并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D.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高一历史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②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③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④外国商船深入长江口岸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高一历史
山东地区最早遭受列强的侵略是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中法战争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历史
过去的上海,曾被称为“十里洋场”,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现在的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排头兵。(共14分)⑴.用连线方式把下列侵华战争和相应的不平等条约联系起-高二历史
照片《裹小脚的男戏子》是外国游历者在中国内地拍摄的,这副照片可能的拍摄时间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末期C.20世纪中期D.“文革”期间-高三历史
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凌晨,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成功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温哥华传来,全市各界为之欢腾。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保护鸦片贸易B.掠夺原料和打开中国商品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高一历史
下面哪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A.割占中国领土B.保护鸦片贸易C.打开中国市场D.赔款2100万银元-高一历史
某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B.《-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高一历史
下边所示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民国十四年三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A.83年B.65年C.50年D.30年-高一历史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体现是()A.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高一历史
2009年二三月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一家拍卖行被拍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高三历史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高一历史
火烧圆明园与哪场侵华战争有关A.甲午中日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平型关战役D.台儿庄战役-高一历史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侵略台湾的列强是A.英国B.美国C.荷兰D.日本-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难以抵挡西方经济入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公开与外国侵略者勾结B.大量战争赔款使清政府财政困难C.低关税及外国工业品的优势D.中国人开始接受外国商品-高三历史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高一历史
十九世纪中前期,英国反对党议院威廉·格拉斯顿在一次国会演讲时是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这场处心积虑的战争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高一历史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A.道光-高一历史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高一历史
朝鲜和俄国本是相隔甚远的两个国家,但在世界近代史上却成了邻国。促使它们成为邻国的直接原因是A.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B.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C.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D.中俄-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一:材料二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促进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历史
材料解析题(10分)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来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亚洲,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高三历史
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①《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③《天津条约》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高一历史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高一历史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高三历史
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高一历史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高一历史
1871年学者兼诗人王阁运在游玩北京某地后,曾题诗“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钢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此诗中造成“玉泉悲咽”的直接原因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如图,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的侵略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试题分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看,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侵略者进入皇宫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因此 ②④正确,故选D。鸦片战争和甲午英军和日军并未攻入北京,因此①③明显错误。考点: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战争具有相似性,都是外国列强攻入北京,皇帝仓皇出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在抢掠一番后放火焚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又一次使北京遭到战火洗劫。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