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高一历史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台南)、潮州(实际在汕头)、琼州(实际在海口)、镇江、汉口、九江
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天津、大沽
烟台条约(1876年9月13日):宜昌、芜湖、温州、北海
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1890年3月31日):重庆
藏印议订附约(1893年12月5日):亚东
续议缅甸条约附款(1897年2月4日):腾越、梧州、三水(三水县江根墟)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9月5日):长沙、万县、安庆、惠州、江门
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4月27日):江孜、噶达克、亚东
俄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6日):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
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4日):喀什、库伦(今乌兰巴托)、张家口
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肃州(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古城(奇台)、吐鲁番、科布多、乌里雅苏台
日本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长沙、奉天(沈阳)、大东沟(丹东)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12月22日):菲尼克斯(凤城)、辽阳、新民屯(新民)、铁岭、通江子(通江口)、法库门(法库)、宽城子(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宁安)、珲春、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1909年9月4日):龙井、局子街(延吉)、头道沟、百草沟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英国、俄国、日本在我国开辟的商埠(通商口岸)的时空特点。(1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我国开辟大量商埠(通商口岸)对我国的影响。(6分)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英国: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并呈现由沿海向内地、由东中部向西部边疆发展的特点。(6分)俄国:时间集中在十九世纪中期;范围集中在西北边疆地区。(4分)日本:时间集中在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期;范围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4分)(2)影响: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交流。(6分)
试题分析:(1)从材料内容出发找出三国在中国所割占的租借地范围和条约签订的条约多少及其时间即可;(2)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考高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希望引起学生的观注。
上一篇 :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
下一篇 :
朝鲜和俄国本是相隔甚远的两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一:材料二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高一历史
有人认为:“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促进封建经济迅速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但也有人认为:“在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历史
材料解析题(10分)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来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动了亚洲,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高三历史
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①《北京条约》②《瑷珲条约》③《天津条约》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高一历史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高一历史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高三历史
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B.便利列强通过海关控制中国外交C.有利于西方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D.民族工业失去了关税保护-高一历史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高一历史
1871年学者兼诗人王阁运在游玩北京某地后,曾题诗“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钢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此诗中造成“玉泉悲咽”的直接原因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高三历史
中美两个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19世纪中期)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高三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①俄国②法国③英国④日本⑤美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⑤-高一历史
“凡大法国兵船往来游弋,保护商船,所过中国通商各口,均以友谊接待。”允许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通航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高一历史
材料……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性质)。……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高一历史
下图是鸦片战争失败后,1842年8月29日,耆英代表清王朝和英国的代表璞鼎查在“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下表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兑换制钱数的统计表。造成表格内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B.清政府国库空虚,加重赋税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D.鸦片走私贸易使-高一历史
如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C.消息-高一历史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主要原因是:()A.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C.通商口岸远离-高二历史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要求增开通商口岸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C.要求自由贸易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高二历史
“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B.皇权至高无上C.国力强盛D.皇帝、大臣闭目塞-高一历史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高一历史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储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高一历史
该图是位于广东虎门的一座纪念碑,纪念的是近代史上的A.虎门销烟B.关天培抗英C.三元里抗英D.广州国民政府北伐-高一历史
清政府于1844年在广州设置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的通商及对外交涉事务。这五个口岸的被迫开放是哪一条约的规定?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历史
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一历史
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取得永久居住权始于()A.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历史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高二历史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掏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请政府允许传-高三历史
有四位同学在一块儿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B.同学乙认为-高三历史
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3%,居世界第一。不过,这个光鲜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高三历史
经历一百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请回答:(13分)(1)与图中三个条约签订有关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高一历史
恩格斯说,“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受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时候,它就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自己的全部心血、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反对外来的敌人”。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中国近代-高一历史
竹枪一杆,打得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高二历史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A.虎门销烟B.民国建立C.签订《马关条约》D.香港回归-高二历史
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C.揭示了战-高三历史
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其中约定“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未-高三历史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三元里抗英斗争D.新疆人民警告-高一历史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历史
1860年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是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英军D.法军-高二历史
2009年,受国人普遍关注的嘉仕德拍卖行所拍兽首,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在一次战争中流失的文物。这一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高一历史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第13条规定:“……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公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历史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被破坏,体现的条款是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2100万银元③开放五个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高三历史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高三历史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革命转化为民主革命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C.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高三历史
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其中约定“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未-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高一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高一历史
天安门广场上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A.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垂不朽B.销烟这件事我们永远不会忘-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对中国时局的看法是:“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这里的“奇局”“大变局”应指A.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B.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台南)、潮州(实际在汕头)、琼州(实际在海口)、镇江、汉口、九江
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天津、大沽
烟台条约(1876年9月13日):宜昌、芜湖、温州、北海
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1890年3月31日):重庆
藏印议订附约(1893年12月5日):亚东
续议缅甸条约附款(1897年2月4日):腾越、梧州、三水(三水县江根墟)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9月5日):长沙、万县、安庆、惠州、江门
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4月27日):江孜、噶达克、亚东
俄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6日):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
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4日):喀什、库伦(今乌兰巴托)、张家口
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肃州(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古城(奇台)、吐鲁番、科布多、乌里雅苏台
日本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长沙、奉天(沈阳)、大东沟(丹东)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12月22日):菲尼克斯(凤城)、辽阳、新民屯(新民)、铁岭、通江子(通江口)、法库门(法库)、宽城子(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宁安)、珲春、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1909年9月4日):龙井、局子街(延吉)、头道沟、百草沟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英国、俄国、日本在我国开辟的商埠(通商口岸)的时空特点。(1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我国开辟大量商埠(通商口岸)对我国的影响。(6分)
答案
试题分析:(1)从材料内容出发找出三国在中国所割占的租借地范围和条约签订的条约多少及其时间即可;(2)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
点评:关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传统史学更多地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强调列强对中国的伤害,近年来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引入以及在中国大陆的深入,更多人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考高也及时地加以引入,希望引起学生的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