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题。(有删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题。(有删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题。(有删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题。
(
有删节)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①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
②
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
③
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
④
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
⑤
,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②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比“子”更亲切。③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④假而:假如⑤苟亟来以广是道: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
1.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仆自
卜
固无取 卜:占卜
B、
犯
笑侮,收召后学 犯:冒着
C、
被
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 则仆固愿悉陈
中
所得者 中:心中
2. 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
抗颜而为师
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
B、至无雪
乃
已 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
C、若定是非
以
教吾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
致天下之士
D、
其
为不敢也决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
皆出于此乎
3.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
B、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或师焉,或不焉
4. 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 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首先说自身条件差,够不上当老师的资格,婉言谢绝了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当然,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
B、接着,作者从师道衰落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举韩愈“抗颜而为师,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师道之衰,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柳宗元说,已经陈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还提到,从中立的来信可知,中立对作者文章的过誉,只是中立特别喜欢的缘故。
D、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
6.翻译: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答案
1. A
2. C
3. B
4. D
5. C
6.
(1)
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2) 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变得愚蠢。
(3)
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始终得不到解决。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重建屯溪桥记朱彝尊浙江之源,是名率水,由武溪东北,流合渔亭、榔木二水,经齐云之麓,夹溪入焉;东过珠里,越隆阜至屯溪。其西南五城之水,-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根据,居其所而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军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高一语文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夫文者,非仅辞章之谓也,圣贤之文以载道,学者之文蕲①弗叛道。故学文者必先濬②文之源而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高三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董文炳传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①。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建-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高二语文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宋泰始初-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一足传王猷定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鸿门宴(节选)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高一语文
文言文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庭芝生时,有芝产屋栋,乡人聚观,以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王昱守随,庭芝年十八,告其诸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廷评行状苏轼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高一语文
阅读《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侯景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取舍不合时务,每征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6题。(有删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①柳宗元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柳宗元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③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④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如何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苟亟来以广是道⑤,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则幸矣。宗元复白。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返回京城后,又写信给柳宗元,要求拜师。②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比“子”更亲切。③苍黄:同“仓皇”,惊慌失措的样子。④假而:假如⑤苟亟来以广是道: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
1. 下列各句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仆自卜固无取 卜:占卜
B、犯笑侮,收召后学 犯:冒着
C、被南越中数州 被:覆盖
D. 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 中:心中
2. 下列划横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抗颜而为师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至无雪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若定是非以教吾子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D、其为不敢也决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 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的一项是( )
A、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
B、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或师焉,或不焉
4. 下列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 对上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封书信中,柳宗元首先说自身条件差,够不上当老师的资格,婉言谢绝了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当然,这不过是他的谦虚之辞,并不是他拒绝的真正原因。
B、接着,作者从师道衰落的历史谈到目前的情况,举韩愈“抗颜而为师,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师道之衰,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柳宗元说,已经陈列了中立想看的全部文章,并不是想炫耀,只是想看看中立是不是真的喜欢他的文章;还提到,从中立的来信可知,中立对作者文章的过誉,只是中立特别喜欢的缘故。
D、最后柳宗元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
6.翻译:
(1)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C
3. B
4. D
5. C
6. (1) 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2) 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变得愚蠢。
(3) 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始终得不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