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文言文阅读。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文言文阅读。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海王悝,凭至亲之属,恃偏私之爱,失奉上之节,有僭慢之心。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
陛下不忍遏绝,恐遂滋蔓,为害弥大
。臣妄知藩国,干犯至戚,罪不容诛。不胜愤懑,谨冒死以闻。”帝以至亲,不忍下其事。后悝竞坐逆谋,贬为瘿陶王。
弼迁尚书,出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坐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旨意恳恻。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从事大怒,即收郡僚职送狱,遂举奏弼
。会党禁中解,弼以俸赎罪得免,济活者千余人。
弼为政特挫抑强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迁河东太守,诏书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并求假盐税,积日不得通。生乃说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诈作飞章下司隶,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弼遂受诬,事当弃市。郡人卖郡邸,行赂于侯览,得减死罪一等,论输左校。
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征拜议郎。光和中,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论曰: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负直。史弼颉颃严吏,终全平原之党,斯亦未可论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妄知藩国,
干
犯至戚——干:干扰
B.诬陷良善,
淫
刑滥罚——淫:过度
C.其小民有罪,多所容
贷
——贷:宽恕
D.
数
为公卿所荐,征拜议郎——数:多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史弼“刚烈”的一组是 ( )
①弼少笃学,聚徒数百
②妄知藩国,干犯至戚
③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④乃豫敕断绝书属
⑤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
⑥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弼看到渤海王悝平时行为险恶怪僻,放纵傲慢,不守法制,就担心渤海王骄横为乱,于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向桓帝上了秘密奏章,希望皇帝出手干预。
B.史弼任平原相时,皇帝要求各地举报与党人有关连的人,只有史弼没有举报一人。想要借此公报私仇的从事对史弼很是不满,甚至以史弼违抗圣旨相要挟。
C.史弼为国选拔孝廉,中常侍候览让一个儒生带着他的信请史弼帮忙。那个儒生使用欺骗的手段见到了史弼。史弼大怒,竟将那儒生关进监狱,拷打致死。
D.史弼被侯览诬陷,被押入了廷尉的监狱,且被判弃市。河东郡卖了设在京师的府邸,用卖得的钱向侯览行贿后,吏弼才得以免去死罪,被送至左校改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不忍遏绝,恐遂滋蔓,为害弥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事大怒,即收郡僚职送狱,遂举奏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期末题
答案
1.A
2.B
3.B
4.(1)陛下不忍心阻止,恐怕就会滋生蔓延,为害更大。
(2)从事大怒,马上逮捕了郡里的幕僚,将他们投入监狱,于是检举史弼,上报朝廷。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列《论语》《孟子》选段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宋泰始初-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一足传王猷定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鸿门宴(节选)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高一语文
文言文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李庭芝生时,有芝产屋栋,乡人聚观,以为生男祥也,遂以名之。少颖异,日能诵数千言,而智识恒出长老之上。王昱守随,庭芝年十八,告其诸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超然台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主父偃者,齐临淄人也。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廷评行状苏轼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高一语文
阅读《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也。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亦颇清靡,兼善骑射,为邑里雄豪。梁始兴内史萧子范辟为主簿。侯景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取舍不合时务,每征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清]龚自珍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叙小修诗袁宏道弟小修①,少也慧,独喜读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既长,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元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高一语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寓山注》序【明】祁彪佳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日“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面问题。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高一语文
阅读《阿旁宫赋》文段,完成1-3小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武儒衡,字庭硕。才度俊伟,气直貌庄,言为妄,与人交友,终始不渝。相国郑余庆不事华洁,后进趋其门者多垢衣败服,以望其知。而儒衡谒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本始①三年,是岁,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杰相朋党。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②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弋谦,代州人。永乐九年进士。除监察御史。出按江西,言事忤旨,贬峡山知县。复坐事免归。仁宗在东宫,素知谦骨鲠。及嗣位,召为大理少卿。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日:“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事诸葛爽于河阳,爽卒,存节顾其徒曰:“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乃率其徒十余人归梁太祖。存节为人木强忠谨-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文言文阅读。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弼少笃学,聚徒数百。仕州郡,辟公府,迁北军中候。是时,桓帝弟渤海王悝素行险辟,僭傲多不法。弼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曰:“窃闻勃海王悝,凭至亲之属,恃偏私之爱,失奉上之节,有僭慢之心。州司不敢弹纠,傅相不能匡辅。陛下不忍遏绝,恐遂滋蔓,为害弥大。臣妄知藩国,干犯至戚,罪不容诛。不胜愤懑,谨冒死以闻。”帝以至亲,不忍下其事。后悝竞坐逆谋,贬为瘿陶王。
弼迁尚书,出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坐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旨意恳恻。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水土异齐,风俗不同,它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淫刑滥罚,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从事大怒,即收郡僚职送狱,遂举奏弼。会党禁中解,弼以俸赎罪得免,济活者千余人。
弼为政特挫抑强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迁河东太守,诏书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并求假盐税,积日不得通。生乃说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楚捶数百,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侯览大怨,遂诈作飞章下司隶,诬弼诽谤,槛车征,吏人莫敢近者。及下廷尉诏狱,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弼遂受诬,事当弃市。郡人卖郡邸,行赂于侯览,得减死罪一等,论输左校。
刑竟归田里,称病闭门不出。数为公卿所荐,征拜议郎。光和中,出为彭城相,会病卒。
论曰:夫刚烈表性,鲜能优宽;仁柔用情,多乏负直。史弼颉颃严吏,终全平原之党,斯亦未可论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妄知藩国,干犯至戚——干:干扰
B.诬陷良善,淫刑滥罚——淫:过度
C.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贷——贷:宽恕
D.数为公卿所荐,征拜议郎——数:多次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史弼“刚烈”的一组是 ( )
①弼少笃学,聚徒数百
②妄知藩国,干犯至戚
③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④乃豫敕断绝书属
⑤付安邑狱,即日考杀之
⑥平原吏人奔走诣阙讼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弼看到渤海王悝平时行为险恶怪僻,放纵傲慢,不守法制,就担心渤海王骄横为乱,于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向桓帝上了秘密奏章,希望皇帝出手干预。
B.史弼任平原相时,皇帝要求各地举报与党人有关连的人,只有史弼没有举报一人。想要借此公报私仇的从事对史弼很是不满,甚至以史弼违抗圣旨相要挟。
C.史弼为国选拔孝廉,中常侍候览让一个儒生带着他的信请史弼帮忙。那个儒生使用欺骗的手段见到了史弼。史弼大怒,竟将那儒生关进监狱,拷打致死。
D.史弼被侯览诬陷,被押入了廷尉的监狱,且被判弃市。河东郡卖了设在京师的府邸,用卖得的钱向侯览行贿后,吏弼才得以免去死罪,被送至左校改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不忍遏绝,恐遂滋蔓,为害弥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事大怒,即收郡僚职送狱,遂举奏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B
4.(1)陛下不忍心阻止,恐怕就会滋生蔓延,为害更大。
(2)从事大怒,马上逮捕了郡里的幕僚,将他们投入监狱,于是检举史弼,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