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九年级历史
2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2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2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共十八大的报告
(2)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写出该制度的名称。(1分)
(3)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4)今天的北京大学最初叫什么名字?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1分)
(2) 科举制(1分)
(3) 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1分)
(4) 京师大学堂(1分)
试题分析:(1)孔子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并且还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等等。
(2)根据题意可知,这是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
(3)洋务运动开始兴建一批新式学堂,并派遣童生去国外留学。这是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
(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点评:本题还需注意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区别。京师同文馆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反思与回顾这段历史,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蹒跚起步的情形,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对今天中国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现实意义;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
上一篇 :
《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儿童入
下一篇 :
西方人把科举称为古代中国的第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大,终于在走过1300多年后被废除,其废除是在[]A.隋朝B.明朝C.清末D.新中国成立后-八年级历史
《范进中举》一文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际遇、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科学制度从产生到终结,前后延续了[]A.两千多年B.一千五-八年级历史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创办于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八年级历史
________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__________末年。-七年级历史
我国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下,学校编写教材的依据是[]A.三纲五常B.四书五经C.《奏定学堂章程》D.教学大纲-八年级历史
提出“优胜劣汰”等社会进化理论,呼吁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魏源。[]-九年级历史
在我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止是在A.1895年B.1905年C.1915年D.1925年-八年级历史
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的新式教育体制是____三个学段。①初等②中等③高等④博士[]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八年级历史
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章程,它是[]A.《奏定学堂章程》B.《女子小学章程》C.《新式教育章程》D.《教学大纲》-八年级历史
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八年级历史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如果你正在那个时代上中学,你从做官、升入高学堂、从事实业这三个方面中哪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简述你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把整个学程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规定儿童七岁入学。(1)从上面的课表来看,课程和课时与今天的课程有什么不同-八年级历史
清政府建立的新式教育体制包括[]A.一个学程B.两个学程C.三个学程D.四个学程-八年级历史
严复介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B、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C、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D、激发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八年级历史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A.1898年B.1912年C.1905年D.1895年-八年级历史
-八年级历史
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A.三联书店B.上海古籍出版社C.外文出版社D.商务印书馆-八年级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B.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沉沦史C.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探索史D.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抗争史-八年级历史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于魏源的[]A.《四库全书》B.《新青年》C.《天演论》D.《海国图志》-八年级历史
清末读书人张一山一直以来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从哪一年开始他的这个奋斗目标却再也无法实现了?A.1840年B.1895年C.1905年D.1912年-八年级历史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C.大生纱厂的兴衰D.黄埔军校的创建-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最先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八年级历史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在评价[]A.科举制度的废除B.颁布《奏定学堂章程》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D.《天演论》在中国的出版-八年级历史
新式教育的开端1.原因: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家通过____选拔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2.过程:(1)新式学堂:____________时期创办。(2)京师大学堂:①时期:创办于_-八年
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下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人物是谁?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2)该书的主-八年级历史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福州船政学堂D.北京师范大学-八年级历史
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废除的。改正:-八年级历史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秀。”——《及第谣》材料二:“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八吾彀中矣’”——王定-九年级历史
我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朝代分别是[]A.隋朝、清朝B.唐朝、明朝C.隋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唐朝、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八年级历史
清政府迫于形势的压力,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A.1894年B.1895年C.1905年D.1911年-八年级历史
清政府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局限性主要在[]A.规定儿童七岁才入学,没有认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B.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体制C.课程设置方面经学占的比重-八年级历史
中国科举制度宣布废除在[]A、1905年B、1906年C、1911年D、1919年-八年级历史
《天演论》的作者。-八年级历史
下图这一漫画讽刺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把这一思想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的思想家是[]A、严复B、魏源C、梁启超D、龚自珍-八年级历史
我国的新式学堂最早开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八年级历史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这种制度何时被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科举考试制度仍然存在,一位洋务派大臣奏请停止科举考试,这位大臣的是[]A.李鸿章B.左宗棠C.曾国藩D.张之洞-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第一部教育法是[]A.《奏定学堂章程》B.《钦定学堂章程》C.“明定国是”诏书D.以上都不是-八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郑观应等就先后抨击科举之弊。戊戌变法中废八股被列为维新措施之一。梁启超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八年级历史
新式学校与旧式学堂教育相比,其主要“新”在[]A.允许民间办学B.普遍聘任外国教习C.改变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D.废止科举考试-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改变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始于()的创办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申报》-八年级历史
中国科举制度开始及结束于[]A.隋朝开始,结束于1905年B.明朝开始,结束于1905年C.隋朝开始,结束于1915年D.宋朝开始,结束于1915年-八年级历史
康有为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错误:理由:-八年级历史
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A.1898年B.1905年C.1912年D.1915年-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且根据它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文件是[]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重订学堂章程》-八年级历史
请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①创办京师同文馆②设立京师大学堂③废除科举④京张铁路通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八年级历史
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提倡兴办学校的是下列哪一位[]A.李鸿章B.张之洞C.魏源D.严复-八年级历史
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把整个学程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规定儿童7岁入学。对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八年级历史
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于[]A.1901年B.1905年C.1908年D.1911年-八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4.“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2)隋唐时期的考试制度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写出该制度的名称。(1分)
(3)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4)今天的北京大学最初叫什么名字?
答案
(1)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1分)
(2) 科举制(1分)
(3) 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1分)
(4) 京师大学堂(1分)
试题分析:(1)孔子是春秋晚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并且还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等等。
(2)根据题意可知,这是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
(3)洋务运动开始兴建一批新式学堂,并派遣童生去国外留学。这是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标志。
(4)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
点评:本题还需注意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区别。京师同文馆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是中国教育的一次大的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反思与回顾这段历史,了解中国近代教育蹒跚起步的情形,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对今天中国教育改革也有一定现实意义;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北大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