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年份银币铜币纸币银行存款总货币19302200287.7956.33392.16836.11931227128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年份银币铜币纸币银行存款总货币19302200287.7956.33392.16836.11931227128
题目简介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年份银币铜币纸币银行存款总货币19302200287.7956.33392.16836.11931227128
题目详情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 单位:100万元
年份
银币
铜币
纸币
银行存款
总货币
1930
2200
287.7
956.3
3392.1
6836.1
1931
2271
281.4
896.9
3591.5
7040.8
1932:
2289
275.1
924.4
3880.8
7369.3
1933
2275
268.8
978.8
4290.6
7813.2
1934
1995
262.5
1108.9
4620.9
7987.3
1935
1703
256.2
1413.5
5460.1
8832.8
1936
1391
250
2438.6
6394.2
10473.8
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试题分析:1930—1936年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币制改革等措施,导致银币供给量减少、纸币供给量、银行存款、总货币供给量增加。
上一篇 :
史学家徐中达说:“一个时代的思
下一篇 :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年代商办外国人办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设厂数资本(千元)资本所占比重-高三历史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高三历
我国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通过宪法修正案,调整、充实1982年宪法的内容,使这部国家根本大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这说明中国A.现代化发展使宪-高三历史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远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高二历史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高二历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高二历史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①中苏关系破裂②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③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④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高三历史
(14分)材料一:“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高三历史
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经典台词:“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妒嫉。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高二历史
服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反映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补子就是明代官员常服和补服在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形(或圆形)饰有鸟兽-高三历史
在反映晚清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端茶送客”。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C.是中国传-高三历史
天津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1915年天津第一家大型机器面粉厂——寿星面粉公司诞生;1917年天津最大纱厂之一的华新纱厂建成;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永利碱厂在天津塘沽诞-高三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高三历史
右图是某报登载的一则新闻,它反映了A.土改后农民创造的生产奇迹B.人民公社的优越性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D.科学种田取得丰硕成果-高三历史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利用货币特权制造货币泡沫以掠夺其他国家财富和资源,就遭到许多学者和政治家的严厉谴责。法国总统戴高乐1965年批判美元:“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高三历史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D.纠正“大-高二历史
(20分)近代欧洲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三次反封建的思想潮流,带领人民迈进理性时代。请回答:(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高二历史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兴章句下》材料二:-高二历史
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B.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D.都是战国形势的产物-高二历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高二历史
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①
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C.社会主义国家是新-高三历史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高三历史
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A.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B.良知就是人性C-高三历史
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其中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中美关系的改善D.改革开放,逐步融-高一历史
1954年第1期的《人民画报》,与图片有关的运动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一历史
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高一历史
下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皇权加强B.中央集权加强C.皇帝与官员矛盾激化D.君臣关系和谐相处-高一历史
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高一历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下列与这一思想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B.“-高二历史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高三历史
(26分)外交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通过互访、谈判、缔结条约、互派常驻外交代表机构、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方式进行交往所形成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高三历史
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A.可以随意罢免村官B.有-高三历史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高二历史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高二历史
孔子开创私学,他提出的办学思想是A.“以道事君”B.“格物致知”C.“有教无类”D.“法不阿贵”-高二历史
明清时期,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多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性质。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性质的是()A.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的长期斗争B.平定“三藩之乱”C.明中期与瓦剌-高三历史
文天祥的气节反映了当时思想的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高二历史
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A.因果轮回B.“天理”C.修炼养生D.致良知-高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科技生产迅速发展A.①②③④B-高三历史
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若100年前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中国百姓前往上海不可能采用的方式是()A.乘坐蒸汽轮船B.乘坐火车机车C.乘坐民航客机D.乘坐马车-高三历史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高三历史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A.③④B.②③C.①②D.③④-高一历史
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丞相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一历史
(24分)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高一历史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高一历史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高一历史
《尚书.五子之歌》中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下与此观点一致的有:①古之为政者,爱民为大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高二历史
(20分)阅读下列材料:(12分)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高三历史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一时代之学术”的是A.汉代学者B.唐代学者C.宋代学者D.明清学者-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单位:100万元年份银币铜币纸币银行存款总货币19302200287.7956.33392.16836.11931227128
题目详情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 单位:100万元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答案
试题分析:1930—1936年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币制改革等措施,导致银币供给量减少、纸币供给量、银行存款、总货币供给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