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高三物理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高三物理
题目简介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本次实验中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总质量不变.
B.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
C.本实验必须满足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2)如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
=4.12cm、S
AC
=8.67cm、S
AD
=13.65cm、S
AE
=19.04cm、S
AF
=24.85cm、S
AG
=31.09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A、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因此要探究质量和物体受力的关系,需要控制研究对象的质量不变,即本次实验中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故A正确.
B、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故B错误.
C、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故C错误.
故选:A.
(2)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x=aT2,有:
a=
s
FG
+
s
EF
+
s
DE
-
s
CD
-
s
BC
-
s
AB
9
T
2
=
class="stub"0.0624+0.581+0.0539-0.0498-0.0455-0.0412
9×0.01
m/s2=0.42m/s2
故答案为:(1)A;(2)0.42.
上一篇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下一篇 :
关于物体所受的合力F、加速度a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甲所示,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高三物理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钩码P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有小车拖动的纸带打的点计算出来-高一物理
(1)如图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实验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比较,在实验器材上①用小桶和砂子代替跨过滑轮的钩码,其目的是______②在实验器材-高三物理
某小组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长木板上有一小车,小车一端与穿过电火花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用细-高一物理
小明在实验室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质量M间的关系”时,设小车及车中的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1)在做该实验时,小明将砂-高三物理
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①应把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阻力;②应-高一物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1)由图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厘米,由图中游标卡尺测得遮-高三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交流电频率为50Hz)(1)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高一物理
某同学在做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砝码及盘的重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F/N0.200.300.400.500.60a/(m•s-2)0.110.190.290.400.5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长木板是光滑的.(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点,如图2,自A点起-高一物理
应用DIS系统定量研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砝码和盘的总质量不变,改变______的质量,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在作用力F不变的情况下,从实验-高一物理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到质量相等的两辆小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编号F/Ns/cm10.15020.299.5(1)从以上两组数据中可以得出加速度a1和a2之-高一物理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以如图1装置中的小车为对象“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高一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要求所挂小盘和钩码的总质量______小车和所加砝码的总质量,此时才能认为小盘和钩码所受重力大小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2)某同-高一物理
如图1,在“探究加速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①下列操作正确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的一端C.先接通电源,后-高一物理
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A.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B.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高一物理
在“用DIS实验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我们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控制小车和钩码的质量都不变B.要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高一物理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F、m和a三个物理量都有直接测量的工具B.实验时为消除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要将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直到小-高一物理
一组同学利用如图甲的装置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中,如果满足小车(含车上砝码)质量远大于沙桶(含沙)质量,可认为小车受到拉力F等于沙桶及其中沙的总重-高二物理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______(选填“小”或“大”)得多.(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高二物理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小车及车中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及沙的质量用m表示.(1)在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需将长木板的右端-高一物理
根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1)有关实验以及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应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可以用天-高三物理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的是微元-高三物理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高三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高一物理
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如图2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高三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高一物理
Ⅰ、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______.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高三物理
11、I、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其内部所装沙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高一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下述操作步骤的安排顺序不尽合理,请将合理的顺序以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A.保持小桶里沙子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高一物理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同学实验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源,图中A、B、C、D、E为计数点-高三物理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1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高三物理
在“探测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应使沙桶的总质量远大于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图象,-高三物理
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F/N0.200.300.400.500.60a/(m•s-2)0.110.190.290.400.51(1)根据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B.桌子加速度很-高二物理
a、b、c、d四位同学使用图1装置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间的关系”实验,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高一物理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物体的______(填“合力”或“质量”)不变;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时,作出的-高二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1装置,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1)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A、首-高一物理
观察物体的运动,我们发现加速度、物体受力和物体质量三者的关系可能是()①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②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小③物体受力一定时-高二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当作用力一定时,测得小车在不同质量下运动的加速度,如表所示:a/m•s-20.50.250.1670.1250.1m/kg0.20.40.60.81.01m/k
(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高一物理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受到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思路:先保持m不变,寻找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寻找a与m的关系,请问他这样做采用了哪种-高二物理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高三物理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车前端各系一根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小盘和砝码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合力,增减小盘中砝码,-高三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本实验中探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高二物理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物体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总质量用m表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高一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中(1)我们都是先确保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保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2)下列说法中正确-高一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实验中,三个小组分别采用了图甲、图乙、图丙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乙组不同于甲组的是长木板的右端垫着小木块,丙组不同的是用气垫导轨代替长-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高三物理
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F图线,若作出的a-F图线如图(甲)所示,这是由______造成的,若作出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这是因______造成的.A-高三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同学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把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小车的加速度由-高三物理
题目详情
(1)对于实验的操作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本次实验中应保持小车和传感器总质量不变.
B.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
C.本实验必须满足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2)如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12cm、SAC=8.67cm、SAD=13.65cm、SAE=19.04cm、SAF=24.85cm、SAG=31.09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B、为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沙桶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在木板上匀速运动.故B错误.
C、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细沙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故C错误.
故选:A.
(2)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根据△x=aT2,有:
a=
故答案为:(1)A;(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