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不在于本人的-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不在于本人的-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条规,不在于本人的善行和所积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路大减。
材料二: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财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师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请回答:
(1)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它代表当时哪些人的利益?(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卡尔文和路德主张的相同点。(4分)
(3)卡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2分)
(4)卡尔文、路德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这里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实质:反对封建的天主教会(1分)代表利益:新兴资产阶级(1分)
(2)否定罗马天主教会权威;主张“因信称义”;坚持圣经绝对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4分)
(3)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先定论”(2分)
(4)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2分)

试题分析:(1)分析材料一,其解释了“因信称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人类的灵魂救赎是自己的事,不必通过教士和赎买代金券。实际是反对天主教会。这样,第二小问也就不难回答。(2)两段材料比较,不难得出答案,可从其反对的共同对象,主要主张等角度解答。(3)此问要联系教材所学,结合材料回答,如:建立民主教会;“先定论”等。(4)解答此问要对两人的主张进行总结概括,同时要联系两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他们都是宗教改革家,都反传统,提倡个性解放。
点评:此题以宗教改革为中心组织材料和问题,考查了学生对宗教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考查了学生对不同的宗教改革家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掌握。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