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黄陶庵文集序
①
[清]吴伟业
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引决,投笔绝命,扼吭而死;翼王访求搜购于流离煨烬之中,遗篇断烂,什不存一,此可为流涕叹息者也。
陶庵深沉好书,于学无所不窥,居常独坐一室,不交当世。迁、固以下诸史,朱黄钩贯
②
,略皆上口。其于考据得失、训诂异同,在诸儒不能通其条要,陶庵顿五指而数之,首尾通涉,铢两历然,
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
其为人清刚简贵,言规行矩,早有得于濂、洛
③
之传。尝谓人曰:“吾比来为文,初无所长,然皆折衷大道,称心而立言,质之于古,验之于今,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此其一生读书之大略也。
当先皇帝初年,海内方向古学,一二通人儒者将以表章六经、修明先王之道为务。乃曲学诡行则又起而乘之,依光扬声,互相题拂,剽取一切紧僻之辞,以欺当时而误流俗。论者不察,乃比其始事者,同类而訾之。噫!亦不思之甚矣。
世之降也,先王之教化既熄,法度既亡,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纰谬杂揉蟠戾于天下。虽有高世之君子,欲整齐而分别之,其道无由。惟夫忠孝大节皆出于醇正博洽之儒,其似是而非者不一见焉。
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
陶庵为诸生二十年,与其弟伟恭、其徒侯几道,俱昼夜讲性命之学
④
。晚而后遇,不肯就官。城破之日,师友兄弟同日并命。今其书虽不全,使读之者忾然想见其为人,益足以征于今而信于后无疑矣。
翼王以五年之力,掇辑散亡,其功于斯道不细,固不专为陶庵已也。吾故表而出之,俾后之人知所习焉。
注:①黄陶庵(1605~1645),即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上海嘉定人,明末忠烈之士。清兵围嘉定时,被推为起义首领,城破,与其弟等自缢殉节。下文中的“先皇帝”,是指明崇祯皇帝。②朱黄钩贯:古人校点书籍,用朱黄两色以示区别,钩连上下句来贯通文意。③濂、洛:分别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④性命之学:宁儒性命理气之学。即下文中的“斯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属
余为之序/属:嘱托。
B.首尾通涉,铢两
历
然/历:清楚。
C.
质
之于古,验之于今/质:责问。
D.掇辑散
亡
/亡:丢失。
2.下列各组种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陶庵顿五指
而
数之②弃甲曳兵
而
走
B.①其不合
于
理者亦已少矣②其皆出
于
此乎
C.①
以
欺当时而误流俗②
以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俾后
之
人知所习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
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陶庵性格沉静,喜好读书,涉猎很广。通读《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致力于宋代理学的研究,曾与其弟、其徒一起日夜讲修理学。
B.明朝末年,私学盛行,各种怪论乘势而起,错误的思潮遍及天下。只有醇正博学的黄陶庵才是真正的弘扬六经之义、阐明先王之道的大儒。
C.黄陶庵为人清正刚直,简易严肃,说话行事都很有规矩,不好交往,不慕仕宦。在清兵破城之际,他与其弟等人扼喉引决,节操赫然。
D.黄陶庵殉节之后,弟子陆翼王费五年心血,搜集遗文一百多篇,编辑成册,作者看为其文集作序,更多的是想让后人读其文想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答案
1.D
2.A
3.B
4.(1)即使让古人复活当面和他对质,也没有什么能反驳他的(地方)。
(2)这样以后天下后世的人才清清清楚楚知道异的学说应当谴责,而高尚古雅的学说值得尊重推崇。从我的角度来看黄陶庵,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的题。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题。李文耕,字心田,云南昆阳人。家贫,事亲孝,服膺宋儒之学。嘉庆七年进士,以知县发山东,假归养母。母丧,服阕,补邹平。到官四阅月,不得-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魏主①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王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颖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颖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高一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宋]范仲淹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留不进,诸将以众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苦斋记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①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黄贞文传(清)杨凤苞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书记。-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绦字长鱼,谨约有父风。事后母至孝,及母卒,哀思过礼,毁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黄门①朝暮送谊粥。建武中,诸王既长,各招引宾客,以练外戚,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高一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曰,慈溪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谏成帝营陵寝疏[西汉]刘向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日:“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玄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高三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辨奸论苏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容貌雄毅,勇力绝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戴胄传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明习律令,尤晓文簿。隋大业末,为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甚礼之。贞观元年,迁大理少卿。时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①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高三语文
阅读《愚人食盐》,完成下面的题。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居父丧,哀毁逾礼。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题目。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与薛寿鱼书①【清】袁牧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高三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历乐乡、平舒、平成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节操,好读书,美容貌。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孔子之后三十八世,有孙曰戣,字君严,事唐为尚书左丞。年七十三,三上书去官。天子以为礼部尚书,禄之终身,而不敢烦以政。吏部侍郎韩愈常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贺小传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辛仲甫传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黄陶庵文集序①[清]吴伟业黄陶庵先生死之五年,其门人陆翼王收其遗文,得其所论著百余篇,属余为之序。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清]吴伟业
呜呼!陶庵之文止于此而已乎?当其城陷引决,投笔绝命,扼吭而死;翼王访求搜购于流离煨烬之中,遗篇断烂,什不存一,此可为流涕叹息者也。
陶庵深沉好书,于学无所不窥,居常独坐一室,不交当世。迁、固以下诸史,朱黄钩贯②,略皆上口。其于考据得失、训诂异同,在诸儒不能通其条要,陶庵顿五指而数之,首尾通涉,铢两历然,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其为人清刚简贵,言规行矩,早有得于濂、洛③之传。尝谓人曰:“吾比来为文,初无所长,然皆折衷大道,称心而立言,质之于古,验之于今,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此其一生读书之大略也。
当先皇帝初年,海内方向古学,一二通人儒者将以表章六经、修明先王之道为务。乃曲学诡行则又起而乘之,依光扬声,互相题拂,剽取一切紧僻之辞,以欺当时而误流俗。论者不察,乃比其始事者,同类而訾之。噫!亦不思之甚矣。
世之降也,先王之教化既熄,法度既亡,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纰谬杂揉蟠戾于天下。虽有高世之君子,欲整齐而分别之,其道无由。惟夫忠孝大节皆出于醇正博洽之儒,其似是而非者不一见焉。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陶庵为诸生二十年,与其弟伟恭、其徒侯几道,俱昼夜讲性命之学④。晚而后遇,不肯就官。城破之日,师友兄弟同日并命。今其书虽不全,使读之者忾然想见其为人,益足以征于今而信于后无疑矣。
翼王以五年之力,掇辑散亡,其功于斯道不细,固不专为陶庵已也。吾故表而出之,俾后之人知所习焉。
注:①黄陶庵(1605~1645),即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上海嘉定人,明末忠烈之士。清兵围嘉定时,被推为起义首领,城破,与其弟等自缢殉节。下文中的“先皇帝”,是指明崇祯皇帝。②朱黄钩贯:古人校点书籍,用朱黄两色以示区别,钩连上下句来贯通文意。③濂、洛:分别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④性命之学:宁儒性命理气之学。即下文中的“斯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余为之序/属:嘱托。
B.首尾通涉,铢两历然/历:清楚。
C.质之于古,验之于今/质:责问。
D.掇辑散亡/亡:丢失。
2.下列各组种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陶庵顿五指而数之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其不合于理者亦已少矣②其皆出于此乎
C.①以欺当时而误流俗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①俾后之人知所习焉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陶庵性格沉静,喜好读书,涉猎很广。通读《史记》、《汉书》等史学著作,致力于宋代理学的研究,曾与其弟、其徒一起日夜讲修理学。
B.明朝末年,私学盛行,各种怪论乘势而起,错误的思潮遍及天下。只有醇正博学的黄陶庵才是真正的弘扬六经之义、阐明先王之道的大儒。
C.黄陶庵为人清正刚直,简易严肃,说话行事都很有规矩,不好交往,不慕仕宦。在清兵破城之际,他与其弟等人扼喉引决,节操赫然。
D.黄陶庵殉节之后,弟子陆翼王费五年心血,搜集遗文一百多篇,编辑成册,作者看为其文集作序,更多的是想让后人读其文想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起古人面与之诘问,莫能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天下后世了然知异学之当诛,而大雅之可尚。以我观陶庵,其非人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A
3.B
4.(1)即使让古人复活当面和他对质,也没有什么能反驳他的(地方)。
(2)这样以后天下后世的人才清清清楚楚知道异的学说应当谴责,而高尚古雅的学说值得尊重推崇。从我的角度来看黄陶庵,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