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照片1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照片2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高三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照片1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照片2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照片1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照片2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照片1 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 照片2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晚清男装为长袍,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
说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国。
示例二:
信息:妇女不再缠足;女装变成了改良的紧身旗袍,展现出女子的曲线美。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律废除了妇女缠足;平等、自由思想下的妇女追求个性解放。
示例三:信息:断发。
说明:略。(12分。谈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对比两幅图片,从男女服饰、妇女缠足、男子断发等角度概述民国时期与清末相比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结合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上一篇 :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
下一篇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高二历史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高三历史
某年某西方报纸评论:“(这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该评论所指的是A.开国大典B.日内瓦-高二历史
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高三历史
如图是今江西流坑董氏祠堂,围绕此图所发表的议论准确的是:①伦理道德是古代家族教育的根本②理学对基层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③反映理学的虚伪性与欺骗性④理学对民族理想人格的-高二历史
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探索。下列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中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高三历史
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发生于现代中国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双百”方针提出②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③“一五”计划开始执行④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高三历史
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高一历史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前后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高二历史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广大人民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科技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下列各项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成就的是()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③籼型-高二历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高二历史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B.朱熹C.陆九-高二历史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应出自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高二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A.都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都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高三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时任北平市长的袁良亲自到中山公园大门口去捉拿穿无袖旗袍的女性。这一现象说明A.无袖旗袍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B.无袖旗袍流行受传统势力阻碍C.女性穿无袖旗-高三历史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192-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高三历史
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A.研制“两弹一星”B.颁布《义务教育法》C.提出“双百”方针D.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高三历史
下图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签署的新中国第一份国书,该国书签署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是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不结盟”原则④“一边倒”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高三历史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高三历史
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高三历史
荀子的思想在西汉时期大受推崇,而朱熹却认为:“荀卿(荀子)全是申、韩(法家)”,“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荀子思想在宋代如此待遇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奉理学为官方哲学B.程-高三历史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高三历史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君舟民水-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高一历史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墨子B.孟子C.朱熹D.王守仁-高三历史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大后方主要产品的产值中,私人资本工业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78.8%降至1944年的46.3%。1947-1948年,国统区私人工业资本仅仅恢复到1936年水平的78.6%。出现-
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00-1.506.006.00-4.0017502.00-2.509.004.50-3.6018504.101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1)依据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材料二洋务时期的新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与接受。下列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承认这一原则的时间上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苏联②美国③日本④联合国-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高二历史
(原创题)“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下列各家思想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要求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二历史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主题一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文明的对比公-高二历史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作为清王朝执掌重权的汉族封疆大吏,既是封建社会末期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曾-高三历史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并由此引发了核危机,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波及了全球经济。这一现象说明了A.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高一历史
(26分)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高三历史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1936年的一份手稿中写道:“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从一个十七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吉本从一个十八世纪英国人-高三历史
有人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用现代史学观去研究历史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C.史学家因其-高三历史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A.纺丝业使-高三历史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高二历史
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此说法有-高二历史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高二历史
(2009,泰州)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古今混通的特点,深受人们关注。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照片1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照片2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照片1 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 照片2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示例一:
信息:晚清男装为长袍,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
说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国。
示例二:
信息:妇女不再缠足;女装变成了改良的紧身旗袍,展现出女子的曲线美。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律废除了妇女缠足;平等、自由思想下的妇女追求个性解放。
示例三:信息:断发。
说明:略。(12分。谈出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对比两幅图片,从男女服饰、妇女缠足、男子断发等角度概述民国时期与清末相比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结合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