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
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④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解题时关键是理解史料 是指关于记录历史的资料;史料解释 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所以,孟子的原话②就是史料;对史料的解读③就是史料解释;然后发表观点④就是评价,据此③符合题意,故选C。
上一篇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
下一篇 :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家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B.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C.秦汉时期,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高三历史
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A.研制“两弹一星”B.颁布《义务教育法》C.提出“双百”方针D.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高三历史
下图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签署的新中国第一份国书,该国书签署时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是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不结盟”原则④“一边倒”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高三历史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高三历史
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高三历史
荀子的思想在西汉时期大受推崇,而朱熹却认为:“荀卿(荀子)全是申、韩(法家)”,“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荀子思想在宋代如此待遇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奉理学为官方哲学B.程-高三历史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二五”计划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建立人民公-高三历史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君舟民水-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高一历史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A.墨子B.孟子C.朱熹D.王守仁-高三历史
据统计,在抗战时期,大后方主要产品的产值中,私人资本工业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78.8%降至1944年的46.3%。1947-1948年,国统区私人工业资本仅仅恢复到1936年水平的78.6%。出现-
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16501.00-1.506.006.00-4.0017502.00-2.509.004.50-3.6018504.1012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1)依据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材料二洋务时期的新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与接受。下列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承认这一原则的时间上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苏联②美国③日本④联合国-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高二历史
(原创题)“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下列各家思想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要求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二历史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主题一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文明的对比公-高二历史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作为清王朝执掌重权的汉族封疆大吏,既是封建社会末期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曾-高三历史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并由此引发了核危机,不仅重创了日本,而且波及了全球经济。这一现象说明了A.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B.经济全球化导致贫富-高一历史
(26分)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高三历史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1936年的一份手稿中写道:“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从一个十七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吉本从一个十八世纪英国人-高三历史
有人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用现代史学观去研究历史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C.史学家因其-高三历史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A.纺丝业使-高三历史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高二历史
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此说法有-高二历史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家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高二历史
(2009,泰州)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古今混通的特点,深受人们关注。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历史
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②“求同存异-高三历史
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高三历史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高二历史
“比较”是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高三历史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古人把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高二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是在()A.1949年B.1972年C.1992年D.2001年-高二历史
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的是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C.苏格拉底D.梭伦-高三历史
元旦,这一节日可能出现在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前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前-高三历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创始人。-高二历史
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推动该联盟形成的事件有①开罗会议的召开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高二历史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高二历史
1980年电影《庐山恋》一经公映,立即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剧中悱恻缠绵的爱情故事,令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之倾倒,可说开创了我国新时期爱情电影的先河。《庐山恋》成功的根本原-高二历史
近代以来,科技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英国女王通过电话得知鸦片战争爆发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C.1949年,纽约居民晚上收-高二历史
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这不能反映()A.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B.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C.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D.建立了成熟的市场经济-高一历史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兴起,其最初的目的在于A.推翻殖民统治,形成多极格局B.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发展C.摆脱美苏控制,维护民族独立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历史
史料是研究和编撰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考古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高二历史
《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一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①小农经济②工商食官制度③儒家伦理道德④法家法治观念A.②-高二历史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高三历史
清末预备立宪。(10分)材料一:1905年10月(光绪三十一年九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06年8月,出洋考察的五大臣经由欧、美各国及-高三历史
与下图关系最密切的是()“世界环境日”活动A.经济全球化B.知识经济C.可持续发展观念D.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
(原创)2013年5月27日,一场名为“追寻时光印记”的老物件展览在重庆大剧院拉开序幕,3000多件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生活变迁。下列物件与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④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解题时关键是理解史料 是指关于记录历史的资料;史料解释 是指后人对历史资料的解释;历史评价: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所以,孟子的原话②就是史料;对史料的解读③就是史料解释;然后发表观点④就是评价,据此③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