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高三历史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由此破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
时间
举办地点
博览会名称与类型
博览会主题
1904年
美国圣路易斯
圣路易斯博览会(综合)
(展出汽车、飞机和无线电)
1908年
英国伦敦
伦敦世界博览会(综合)
1925年
法国巴黎
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专业)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综合)
进步的世纪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西雅图博览会(专业)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人类与世界
1970年
日本大阪
日本万国博览会(综合)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斯波坎环境博览会(专业)
无污染的进步
1985年
日本筑波
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专业)
居住与环境
1988年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布里斯班休闲博览会(专业)
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3年
韩国大田
大田世界博览会(专业)
新的起飞之路
1999年
中国昆明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5年
日本/爱知
爱·地球博览会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年
西班牙/萨拉戈萨
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
中国/上海
上海世界博览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2年
韩国/丽水
丽水世界博览会
资源多样与可持续发展
(1)一个半世纪的憧憬与追求,世博会终于落户中国,请分析原因。(3分)
(2)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8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政府与人民的大力支持。(3分)(2)举办国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举办国由欧美向亚洲转移;主题由科技转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博览会的类型由以综合性为主转变为以专业性为主;由部分有主题发展为每次博览会都有主题。)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越来越强;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寻求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7分)
略
上一篇 :
在电视剧《天仙配》中,董永以秀
下一篇 :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关于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是历史传承的方式之一,每逢节日,文人墨客也竞相挥毫,留下许多诗作。下列诗作中与中秋节相关的是()A.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B.浣江五月平堤-高三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迁徙大规模人口南迁时间原因影响第一次_____;(1)______;(2)自然灾害;(3)______。(1)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高三历
下列哪部文献中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论十-高二历史
为电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根据的科学家是A.吉尔伯B.西门子C.法拉第D.爱迪生-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195-高三历史
(18分)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直至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材料一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高三历史
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高三历史
近代至当代中国经历了“沉沦-——救亡——崛起”的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第半封建社会的?(4分)(2)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有哪几个阶-高二历史
董仲舒新发展的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有震慑作用的学说是()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D.“仁政”-高一历史
下表中,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高达100%的主要原因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高三历史
一同学对中国外交史很感兴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的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史上,既展现了中国国力的变化,又突出了中国领导人睿智骁勇的外交魅力。如果他要撰写这一-历史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史实推论①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宣告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高三历史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举行哥本哈根大会,决定2012—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美作为世界两个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成为世界的集点,同时两国作-高三历史
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历史的过程与自然的过程有三点区别:自然过程由事件构成,历史过程由人的行为构成;自然事件只能从外部观察,而人的行为本质应从内部透视;自然过程的-高三历史
决定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国家政权性质B.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局面的不稳定性-高三历史
李俊宁和张晓想研究一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春天”,他们到了图书馆,翻看有关民国时期的历史书籍,以下对他们的研究最有帮助的是ABCD-高三历史
2009年11月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当选为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这意味着(-高三历史
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瓦特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A.水力纺纱机B.万能蒸汽机C.汽船D.蒸汽机车-高一历史
经历战国、秦、汉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B.它与其他各家思想糅合渗透在一-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撰典籍;吸-高三历史
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见西藏参观团时谈话时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新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高三历史
战争工具、原子弹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资。——1951年2月1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第1771号决议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三历史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联合国影响最主要的是A使联合国完全摆脱了被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B使联合国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所控制C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高三历史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如果你是上海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想在与他交流时表达:“希望美国的外交政策能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的观点,你可以引-高三历史
右图上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叫《日本人说不》的书,这本书主张日本应该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这一现象表明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C.日本获得了中国、西-高二历史
建国初期,为人民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实行工商业的公私合营D.没收官僚资本-高三历史
(14分)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给我们高中生提出的一个重要学习课题。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在研究某一时段历史时发现和收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并设计了一些探究-高三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高二历史
(12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一:“世界史若就其确切意义而言,并不是由所有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普遍联系或共同目的的民-高三历史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A.该-高三历史
第一次系统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的文献是A.《联合国宪章》B.《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高二历史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高三历史
1830年,一位学者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时,会使电流流入电圈;拿出磁铁后,电流则反方向流动。这位学者是A.爱迪生B.法拉第C.西门子D.特斯拉-高二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是A.杂交水稻B.载人航天C.原子弹D.“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高二历史
27.相比其他诸子百家,儒、法两家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据此完成:(1)孟子与韩非子各提出哪些治国方略?其核心有何差异?(8分)(2)秦汉时期统治者对两家思想各-高三历史
观察下面《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高一历史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A.礼制规范B.家庭制度C.道德教化D.礼仪制度-高二历史
“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热烈欢迎,也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你知道下面材料哪些是《论语》的内容()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标志着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高一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高一历史
1955年,亚非地区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周恩来鲜明地提出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求同存-高二历史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A.封建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历史
有关联合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部设在美国的旧金山B.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一直是世界正义的讲坛D.率先坚持民族自决原则-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这一伟大构思②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③保证了台湾同胞享有充分权力,在台湾-高三历史
战国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积极合理成分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荀子C.孟子D.孔子-高三历史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奠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了哪派学说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从世博会诞生的那一天起,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它的憧憬与追求。1851年,上海商人徐荣村偶知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寄出12包精选的“荣记湖丝”并一举获金、银大奖,中国参-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一些世界博览会简表
(展出汽车、飞机和无线电)
(2)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8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