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195-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195-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195-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 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 1952年(即中国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高水平的那一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
(1)据材料一,说明1820年到抗战前中国GDP占世界GDP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在旧中国,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这样极少的工业 其布局也是极不合理的,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7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工业状况,“一五”计划在指导方针和建设重点方面有什么规定?(4分)
材料三 建国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一组图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西藏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认识。(5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变化:由鸦片战争前的1/3降到抗战前的5.2%;(1分)原因:鸦片战争后,由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致使GDP迅速下降;19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但在本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下发展异常艰难;同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经济发展迅速。(3分)
(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为改变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指导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将建设重点放在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等地,以便于工业化的起步。(4分)
(3)原因: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家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投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3分,答出三点即可)
认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2分,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略
上一篇 :
为电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根据的
下一篇 :
(18分)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高三历史
近代至当代中国经历了“沉沦-——救亡——崛起”的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第半封建社会的?(4分)(2)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有哪几个阶-高二历史
董仲舒新发展的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有震慑作用的学说是()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D.“仁政”-高一历史
下表中,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高达100%的主要原因是()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高三历史
一同学对中国外交史很感兴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的中国,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史上,既展现了中国国力的变化,又突出了中国领导人睿智骁勇的外交魅力。如果他要撰写这一-历史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史实推论①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宣告中国事实上确立了民主共和政-高三历史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举行哥本哈根大会,决定2012—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中美作为世界两个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成为世界的集点,同时两国作-高三历史
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④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高一历史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历史的过程与自然的过程有三点区别:自然过程由事件构成,历史过程由人的行为构成;自然事件只能从外部观察,而人的行为本质应从内部透视;自然过程的-高三历史
决定建国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我国的国家政权性质B.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我国当时政治经济局面的不稳定性-高三历史
李俊宁和张晓想研究一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春天”,他们到了图书馆,翻看有关民国时期的历史书籍,以下对他们的研究最有帮助的是ABCD-高三历史
2009年11月1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特别峰会上,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来自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当选为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这意味着(-高三历史
为纪念瓦特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的功率单位以“瓦特”命名。瓦特最突出的贡献是发明A.水力纺纱机B.万能蒸汽机C.汽船D.蒸汽机车-高一历史
经历战国、秦、汉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到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拥护B.它与其他各家思想糅合渗透在一-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撰典籍;吸-高三历史
1955年10月23日毛泽东接见西藏参观团时谈话时说:“你们有自治权,各民族的事自己管,就像新疆维吾尔人的事情自己管一样。汉人只能帮助,不能代替他们管理。”这在以后政治生活-高三历史
战争工具、原子弹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资。——1951年2月1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第1771号决议材料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三历史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联合国影响最主要的是A使联合国完全摆脱了被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B使联合国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所控制C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高三历史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6日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如果你是上海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想在与他交流时表达:“希望美国的外交政策能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的观点,你可以引-高三历史
右图上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高三历史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叫《日本人说不》的书,这本书主张日本应该摆脱美国的控制,独立自主。这一现象表明A.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C.日本获得了中国、西-高二历史
建国初期,为人民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经济基础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实行工商业的公私合营D.没收官僚资本-高三历史
(14分)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给我们高中生提出的一个重要学习课题。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在研究某一时段历史时发现和收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并设计了一些探究-高三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高二历史
(12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材料一:“世界史若就其确切意义而言,并不是由所有各自独立、彼此间缺乏普遍联系或共同目的的民-高三历史
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A.该-高三历史
第一次系统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的文献是A.《联合国宪章》B.《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C.《世界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高二历史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高三历史
1830年,一位学者发现当一块磁铁放入电线圈中时,会使电流流入电圈;拿出磁铁后,电流则反方向流动。这位学者是A.爱迪生B.法拉第C.西门子D.特斯拉-高二历史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是A.杂交水稻B.载人航天C.原子弹D.“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高二历史
27.相比其他诸子百家,儒、法两家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据此完成:(1)孟子与韩非子各提出哪些治国方略?其核心有何差异?(8分)(2)秦汉时期统治者对两家思想各-高三历史
观察下面《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主要外部因素是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B.-高一历史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子家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A.礼制规范B.家庭制度C.道德教化D.礼仪制度-高二历史
“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热烈欢迎,也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你知道下面材料哪些是《论语》的内容()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标志着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大转-高一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高一历史
1955年,亚非地区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针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周恩来鲜明地提出A.一边倒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求同存-高二历史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A.封建经济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历史
有关联合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部设在美国的旧金山B.实行“大国一致”原则C.一直是世界正义的讲坛D.率先坚持民族自决原则-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这一伟大构思②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③保证了台湾同胞享有充分权力,在台湾-高三历史
战国时期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糅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积极合理成分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荀子C.孟子D.孔子-高三历史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奠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了哪派学说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却-高一历史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追求。从图7中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①和亲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睦②祖国认同感具有强大影响力③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④民族平等是历代的-历史
董仲舒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大一统”思想B.“省徭役,宽民力”C.三纲五常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
二战后初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意识到整体世界的存在及其双重性,整体世界开始朝制度化方向发展,其主要表现是A.对法西斯的惩处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C.联合国成立及《联合国-高二历史
2009年10月31日,“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1911—2009)去世,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为祖国做了巨大的贡献(如下图文)。关于中国-高三历史
“有个小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帽内,掩人耳目,去被商团窥出了破绽,逼令该巡士将制帽除去,于是真相毕了露,看众大哗,说你们劝人除去胡尾,自己反倒来掩饰欺人,实属可恶!”-高三历史
下面言论是孟子思想体现的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制天命而用之”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之初,性本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195-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 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l/30 1952年(即中国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高水平的那一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
(1)据材料一,说明1820年到抗战前中国GDP占世界GDP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 在旧中国,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这样极少的工业 其布局也是极不合理的,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7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工业状况,“一五”计划在指导方针和建设重点方面有什么规定?(4分)
材料三 建国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一组图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西藏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认识。(5分)
答案
(2)针对材料二的状况,为改变旧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指导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将建设重点放在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等地,以便于工业化的起步。(4分)
(3)原因:1978年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国家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投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3分,答出三点即可)
认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2分,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