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杏坛(山东曲阜孔庙)(1)简述孔-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杏坛(山东曲阜孔庙)(1)简述孔-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中国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


杏坛(山东曲阜孔庙)

(1)简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大学,史称“熹平石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租借“邱氏书院”(下图)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以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偏难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答案

(1)成就:开创私学;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主张;整理和修订“六经”,接续了古典文化。影响: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培养了一批懂得“政事”和治国本领的人才;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六经”奠定了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特点:官府重视教育;官方以儒学经典作为教材。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形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色:注意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全面,包含古今中外的知识;宣传维新思想。作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培养了维新人才。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