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性常先生传【明】王阳明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性常先生传【明】王阳明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性常先生传【明】王阳明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性常先生传
【明】王阳明
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
且为性常筮之。曰:“
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
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
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
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
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
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
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
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常尤善
识鉴
——识鉴:相面看人
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
造
焉——造:拜访
C.未几,潮民弗
靖
——靖:平安
D.遇海寇曹真窃发,
鼓噪
突至——鼓噪:鸣鼓呐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 )
①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②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③亲策治道,嘉悦其对
④至则单舸往谕
⑤则厉声叱骂之
⑥遂共扶舁之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
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
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被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答案
1.C
2.B
3.A
4.
(1)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
(2)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3)以后成功了,希望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
上一篇 :
阅读下面这则文字,完成问题。陈
下一篇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厍(shè)狄士文,代人也。祖干,齐左丞相。父敬,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士文性孤直,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少读书。在齐袭封章武郡王,官至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1)儒家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沉溺。下列引文中,并非陈述此种意旨的一项是()A、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B、富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论语·公冶长》)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徐文长传袁宏道①余少时见《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子路问君子。(选做)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高三语文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秦围赵之邯郸。魏安羞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袆,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与孙司封书曾巩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⑴⑵两题。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曰:“有教无类。”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吕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预苏舜钦进奏院会,出签书菜庆军判官。王尧臣修《唐书》,以敏求习唐事,奏为编修官。持祖母丧.诏令居-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穷鬼传戴名世①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②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钜鹿之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万木图》序(明)杨士奇《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辛仲甫传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高一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芋老人传清·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询于吴人曰:“雪湖画梅有谱,在乎?”吴人误听以为画眉也,对曰:“然,有之。西湖李四娘画-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高一语文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高一语文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崇二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人之性恶,其善伪①者也。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伐树记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注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其为人明晓整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读《江南录》王安石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汝阴侯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客还,过沛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婴已而试补县吏,与高祖相爱。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①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高一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胡励,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励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励操笔-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高一语文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性常先生传【明】王阳明王纲字性常,一字德常,弟秉常、敬常,并以文学知名。性常尤善识鉴,有文武长才。少与永嘉高则诚、族人元章相友善,往来-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明】王阳明
元末尝奉母避兵五泄山,有道士夜投宿,性常异其气貌,礼敬之曰:“君必有道者,愿闻姓字。”道士曰:“吾终南隐士赵缘督也。”与语达旦,因授以筮法。
且为性常筮之。曰:“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性常以母老有难色,道士笑曰:“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遂去。
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性常谓之曰:“子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后伯温竟荐性常于朝。洪武四年,以文学征至京师。时性常年已七十而齿发精神如少壮。上问而异之,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未几,潮民弗靖,遂擢广东参议往督兵粮。
谓所亲曰:“吾命尽兹行乎?”致书与家人诀,携其子彦达以行。至则单舸往谕,潮民感悦,咸叩首服罪,威信大张。
回至增城,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截舟罗拜,愿得性常为帅。性常谕以逆顺祸福,不从,则厉声叱骂之。遂共扶舁之而去。贼为坛坐性常,日罗拜,请不已。性常亦骂不绝声,遂遇害。
时彦达亦随入贼中,从旁哭骂,求死。贼欲并杀之,其酋曰:“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与之食,不顾。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御史郭纯始备上其事,得立庙死所,录用彦达。彦达痛父以忠死,躬耕养母,簏衣恶食,终身不仕。
性常之殁,彦达时年十六云。(选自《王阳明全集·卷六·世德记》)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常尤善识鉴——识鉴:相面看人
B.诚意伯刘伯温微时,常造焉——造:拜访
C.未几,潮民弗靖——靖:平安
D.遇海寇曹真窃发,鼓噪突至——鼓噪:鸣鼓呐喊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性常放达忠贞的一组是( )
①往来山水间,时人莫测也
②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③亲策治道,嘉悦其对
④至则单舸往谕
⑤则厉声叱骂之
⑥遂共扶舁之而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道士遇到性常,因两人说话投机,道士就把卜筮的方法传授给他,并给他算了一卦,得知他未割断凡俗的缘分,就离开了。
B.性常对处于低微地位的刘伯温寄予厚望,肯定他是辅佐皇上成就大业的人才,要求他在成功之后,千万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王性常。
C.性常七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刘伯温的举荐被召到京师,收到皇上的器重,被授予兵部郎中,后又提升为广东参议前去督办兵粮,劝降了叛乱的潮民,在老百姓中威望很高。
D.性常在增城时遇到海寇偷袭,被海寇扣留,海寇请求他做他们的首领,遭到性常的断然拒绝,性常为此厉声训斥,大骂不已,遭到海寇的残忍杀害。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后当有名世者矣,然公不克终牖下,今能从吾出游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悯其诚孝,容令缀羊革裹尸,负之而出,得归葬禾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时得志,幸勿以世缘见累则善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A
4.
(1)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知名的,然而却不能正常地死在房屋里,如今你能跟随我一同出去游历吗?
(2)贼寇同情他的诚心、孝心,准许他用羊皮缝起来包裹着他父亲的尸体,(彦达)背着他父亲的尸体离开,方能回去埋葬在禾山。
(3)以后成功了,希望不要用世俗的事来牵累我,那样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