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子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根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
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
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郑氏数千指独
完
——完:灭亡。
B.吾居长,当
任
罪——任:承担。
C.
宥
之,立握得为左参议——宥:宽恕。
D.居一岁,入
觐
,卒于京——觐:拜见。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波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
①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②兄年老,吾自往辩 ③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④湜,宇仲持,居宫有政声 ⑤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⑥他得官者复数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③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源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宫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换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高考真题
答案
1.A
2.A
3.C
4.(1)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1)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方山子①传[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韶,字子相,自云太原晋阳人也,世居京兆。韶幼而方雅,颇好奇节,有识者异之。在周累以军功官至车骑大将军、议同三司,复转军正。武帝既-高三语文
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赵韩王普为相①,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许秀才传(清)魏禧许王家字君聘,一字又民,苏州长洲县人也。少好学,以名节自励。甲申国变①,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奉父母,挈家隐居澄-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高三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龙渊义塾记[明]宋濂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剑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此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独乐园记司马光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贤士隐居者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曰,-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高三语文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佛(Bì)肸(xī)[注]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何以异此?盖如-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①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说钓吴敏树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疚理钓丝,持篮而往。-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郭子仪,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十四载,安禄山反,子仪收静边军,斩贼将周万顷,击高秀岩河曲,败之。贼陷常山,河北郡县皆没。会李光弼攻-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左宗棠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②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滑③,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及高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谓颇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迷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1)把文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羊侃字祖忻,汉南阳太守续之裔也。弱冠随父在梁州立功。魏正光中,稍为别将。初,其父每有南归之志,常谓诸子曰:“人生安可久淹异域,汝等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颍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父藏器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信武侯靳歙,以中涓从(沛),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亳南、开封东北,斩骑千人将一人,赐爵封号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③,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④。苟为-高三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家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湜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任罪。”湜曰:“兄年老,吾自往辩。”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宥之,立擢湜为左参议,命举所知。湜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湜,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觐,卒子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宋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渶继。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根濂弟济与王懃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初,渶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门,渶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渶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渶,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湜,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B.吾居长,当任罪——任:承担。
C.宥之,立握得为左参议——宥:宽恕。
D.居一岁,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郑波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
①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 ②兄年老,吾自往辩 ③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
④湜,宇仲持,居宫有政声 ⑤诣吏自诬服,斩于市 ⑥他得官者复数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③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源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同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弟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宫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换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子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A
3.C
4.(1)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