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 “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答案

(1)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继承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从一而终,无幸福权;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一夫多妻。
(2)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提出“失节事大”的纲常名教,李贽批判道学家 “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寡妇再嫁。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