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013山东济南)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九年级化学
(2013山东济南)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2013山东济南)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2013山东济南)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l+NH
3
+CO
2
+H
2
O=NaHCO
3
+NH
4
Cl;②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是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
(2)胺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
2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碳酸氢钠 (2)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 (3)小于
(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溫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试题分析:(1)碳酸氫钠在焙制糕点时常用作发酵粉,故答案为:碳酸氫钠;
(2)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
(3)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00%
t2℃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小于;
(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溫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温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上一篇 :
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下一篇 :
资料显示,固体NaOH在不同温度下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九年级化学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时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A和B的饱和溶液(3)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九年级
(2014届北京市平谷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九年级化学
(2013四川巴中)如图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在t2℃时,将3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九年级化学
(2014届河南省信阳市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曲线乙可以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C.降-九年级化学
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NaCl、MgSO4、K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B.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九年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见下表:物质0℃30℃60℃90℃甲13.345.8110202乙35.536.037.138.1丙0.180.160.120.08根据表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均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减少B.甲-九年级化学
(2014届河北省初中毕业生结课小模拟考试)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九年级化学
碳酸钾(K2CO3)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100g水K2CO3110114121126139KNO331.645.885.5
(2011年浙江绍兴,19题)如图甲是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1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Ⅰ;在溶液Ⅰ中继续加入89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Ⅱ,加-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3)小明同-九年级化学
(2013辽宁大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九年级化学
(2013辽宁鞍山)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
(2013江西)下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O20406080溶解度/gKCl27.634.O40.045.551.1KN0313.331.663.91lO169(1)从表中数据可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九年级化学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乙的溶解度为50gB.只有在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分别把等-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的溶解度与乙的溶解度相等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4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C.20℃时,a-九年级化学
(2013吉林)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九年级化学
(2014届上海市长宁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水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曲线甲和乙的交点所表示的含义为。(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3)当甲的饱和溶液中混-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依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是。(2)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用>、<或=-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2)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T2℃时,A、B、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图l所示实验.已知,图2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1)50℃时,l00g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g.(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中无剩余固体,B中.(-九年级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从该图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填一种);(3)在t2℃时,B物质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b两点分别表示M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或a、b间的转化方法错误的是A.t2℃时,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B.将两份溶液温度降到t1-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B.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有无泡沫或泡-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5NaCl35.735.
某同学在四个烧杯中分别做氯化铵(NH4Cl)溶解实验。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烧杯序号温度/℃水的质量/g氯化铵质量/g溶液质量/g①2010020a②2010040137.2③4010040140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物质大D-九年级化学
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g;(2)图甲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3)图乙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九年级化学
读图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4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或“<”)。(2)8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九年级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下图甲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1)从图甲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写一条):(2)20℃,向20g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上图乙所示,A中溶-九年级化学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2℃时,将3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90100甲13.33264110169202246乙35.73636.637.338.439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
如图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请回答:(1)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写“>”、“<”或“=”).(2)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入溶质D.加入溶剂-化学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100g水)29.433.337.241.445.850.455.060.2(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除去-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100g水)NaCl36.036.336.637.037.3KNO331.645.863.985.51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3)在t1℃时,将25gA物质加入到盛有-九年级化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2)t2℃时,将25g甲固体放入30g水中,充分搅拌,所-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1)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2)当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依次是A>B>C.(3)O点表-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晶体C.升温,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D.甲为-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B.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C.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013山东济南)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是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
(2)胺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
答案
(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溫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试题分析:(1)碳酸氫钠在焙制糕点时常用作发酵粉,故答案为:碳酸氫钠;
(2)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
(3)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t2℃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小于;
(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溫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故答案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温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