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高三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简要描述进入工业化后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有人认为“拐点”会自然出现,这种观点会导致什么消极影响。(6分)
(2)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拐点”的出现,分别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如何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质量的。(6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①进入工业化后,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1分),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上升的趋势;(1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到达“拐点”)后,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1分)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趋缓,环境质量逐渐改善。(1分)②认为“拐点”会自然出现,在实践中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1分)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1分)
(2)答案示例:①科技进步有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3分)②在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下消费者对绿色企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促进环境质量改善。(3分)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中各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反映的信息。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要看到进入工业化后,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也要看到到达“拐点”后,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但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本题第二小问说明“拐点”会自然出现观点的消极影响。“拐点”会自然出现的观点,容易使人们忽视环境的保护,引不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延缓“拐点”的出现。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质量的影响。科技的进步能够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调节生产,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能够引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进而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上一篇 :
材料一作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
下一篇 :
(3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丝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高三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能不能突围,能不能闯关?事关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经济和改革的信心。马云这些天就有点像被摸成惊弓之鸟,他前阵在一个-高三政治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其核心是“礼”与“仁”。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高三政治
下表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借鉴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由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②确认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技-高三政治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各国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高一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20-高三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材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高三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3年12月15日,随着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进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挤身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高三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材料-高三政治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倡仪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其具有特殊的战略内涵,并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新“丝绸路”经济带的建立①作为一种-高三政治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T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面临发展的困境。该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已经走出了三大步。一是淘汰-高三政治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的现象。下列对外贸、服装加工企业转行原因的分析-高二政治
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强调“粮食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根本上看-高三政治
2013年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选择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之一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政治
目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世界第一位,但我国使用的大部分网络硬件、软件的生产商基本上都是美国的,特别是中国没有根服务器,使我国网络面临很大的安全威胁。这启示我们要A-高三政治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据工信部测算,2012年我国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3%,预计到-高三政治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易于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发展。由此可见,推动文化产业成-高二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新疆处于古丝路北、中、南三条大道交汇之地,成为新丝路上的核心区。-高三政治
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下列措施无助于这一问题解决的有A.培育高端产品市场,促进产能结构优化B.推进企业兼并-高三政治
2013年12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该工程将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兼顾农业用水,以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高三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高三政治
“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我国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是()A.与国际社会接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节约能源,确保国家竞争力C.增强国民-高三政治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高三政治
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没高标准农田4亿亩。-高三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且呈加剧之势。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更是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高三政治
当前,新型城镇化正在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的生活创造空间。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高三政治
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A.稳定国内粮食价格,防止通-高三政治
2014年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碳素及合金钢盘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对“双反”调查,我国企业主要应A.进行跨国兼并,组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美国市场和资-高三政治
在福建平漳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障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下建设符合上述要求的有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目前,“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肩负对人民的责-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高三政治
我国钢铁、水泥、风电、高铁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新一轮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为化解产能过剩,政府可以①提高环保标准,使钢铁企业在环保改造与退出市场之间抉择②提高水泥-高三政治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高三政治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顶主要任务。这六大任务涵盖财政、金融、债务、民生、生态等多个领域。其中居于六大任务之首-高三政治
“榨菜指数”反映的是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如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高三政治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高三政治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前,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高三政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图1、图2。材料二PM2.5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启示。(14分)(2)结合材-高三政治
(4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高一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注:城镇化率-高三政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高三政治
材料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图3注:2013年,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中国为11.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0%。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2013年我国服务贸-高三政治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提高92%,并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是因为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高三政治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休闲消费就会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伴随山东省人均GDP迈入6000美元大关,山东省政府实施《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培育国-政治
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LTE技术建-政治
读表1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①要积极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外贸结构②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③要尽可能扩大贸易顺差,赢得竞争优势④要发挥比较-高三政治
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李克强代表新一届政府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从长远看,向污染宣战,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三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必须()①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政治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高三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该曲线源于对发达国家早先环境问题的研究和实证比对。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简要描述进入工业化后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有人认为“拐点”会自然出现,这种观点会导致什么消极影响。(6分)
(2)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拐点”的出现,分别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如何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质量的。(6分)
答案
(1)①进入工业化后,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1分),环境污染的程度呈现上升的趋势;(1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到达“拐点”)后,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1分)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趋缓,环境质量逐渐改善。(1分)②认为“拐点”会自然出现,在实践中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1分)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1分)
(2)答案示例:①科技进步有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3分)②在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下消费者对绿色企业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企业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促进环境质量改善。(3分)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示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中各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示反映的信息。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要看到进入工业化后,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也要看到到达“拐点”后,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但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本题第二小问说明“拐点”会自然出现观点的消极影响。“拐点”会自然出现的观点,容易使人们忽视环境的保护,引不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延缓“拐点”的出现。
(2)本题要求学生分析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质量的影响。科技的进步能够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进而改善环境质量;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调节生产,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能够引导企业生产环保产品,进而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