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高三政治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并与区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街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8 分)
材料二 安徽城镇化正处于中期阶段的快速发展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用地集约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积极引导非农产业人口适度向皖中、沿江片区聚集,重点推动非昨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转移,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推动省城逐步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 ( 8 分)(3)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 12 分)
题型:论述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
①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2分)
② 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分)
③ 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 分)
④ 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分)
(2)
哲学: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突破地域、区划、体制的束缚,统筹城乡发展和大中小城镇建设。( 2 分)
②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用地集约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2 分)
③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逐步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 分)
④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推进城镇化建设。( 2 分)
(3)建议:①政府认真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提高农业转移人日的生活水平。( 3 分)
② 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 分)
③ 中国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分)
④ 坚持依法治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市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3 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一定要紧紧扣住设问中的限定是“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意义。考生要仅仅依靠材料进行分析。语言最终要落脚在有利于。本题可以从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系统优化法”的知识。考生可以从系统优化法的基本特征的角度说明材料中体现了着眼于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最后还要从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城镇化的角度分析说明。
(3)材料中要求是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考生可以从党的角度提出国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履行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还可以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进行说明要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市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上一篇 :
我国钢铁、水泥、风电、高铁等
下一篇 :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榨菜指数”反映的是榨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如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珠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高三政治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高三政治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前,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高三政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要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图1、图2。材料二PM2.5是指粒径小于等于2.-政治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启示。(14分)(2)结合材-高三政治
(4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高一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注:城镇化率-高三政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高三政治
材料一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图3注:2013年,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中国为11.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0%。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2013年我国服务贸-高三政治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提高92%,并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是因为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高三政治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休闲消费就会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伴随山东省人均GDP迈入6000美元大关,山东省政府实施《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培育国-政治
我国主导完成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成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宣布将采用TD-LTE技术建-政治
读表1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①要积极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外贸结构②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③要尽可能扩大贸易顺差,赢得竞争优势④要发挥比较-高三政治
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李克强代表新一届政府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从长远看,向污染宣战,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三政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此,必须()①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政治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高三政治
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化、资源条件约束、调整转型需要等因素的前提下,2013年9月,北京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将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GDP增速8%的目标调整为7.5%-高三政治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约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高三政治
(32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换档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注:2013年国家确定经济发展合理区间,-高三政治
(19分)材料一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某省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从发展条件看,该省人均资源拥有量少,能源消耗严重。能源消费突出表现在:一是能源供应以省外-高三政治
最近,天津市委、市政府在《美丽天津建设纲要》中重点提出要努力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汽车,2015年前全面供应国V车用汽、柴油,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推-高三政治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2012年计划完成投资640亿元以上。这一工程将()①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政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国家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是因为()①该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政治
2013年山东省政府发布的《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提出城镇化发展目标是:全省城镇化率2015年达到56%,2020年达到63%。这样做是()①城乡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坚持和完善基本经-
(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材料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高三政治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材料二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高三政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高三政治
2013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但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较为粗放,科技贡献率偏低,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仍较为突-政治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30%左右,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没有一个世界品牌;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依赖进口。这些事例-高三政治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确定的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这是我国八年来在经济增长目标上首次“破八”。其主要原因是①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②充分发挥了-高三政治
(28分)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连续5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状况品种产量(万辆)同比增长(%)销量同比增长(%)乘用车(含新能源汽-高三政治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这也是广大-高三政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高三政治
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2012年起中国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保护-政治
某县农业局长路遇一果农。果农问他一天吃几个苹果,他回答“一个就够了”。果农说:“都说苹果能赚钱,可不管我们种多少,你们城里人每天总是吃一个,提高产量卖给谁啊?”这位干部-高三政治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治理雾霾天气需要()A.加大投资,增强综合国-高三政治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高三政治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核心是__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
2009年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1中国-高三政治
(28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味贪大求洋的城市化到注重小城镇化发展的城镇化,中国城市现代化之路正在回归多元和理性,让小城散发出-高三政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物质资源消耗少、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中央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央之所以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因为该产-政治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高三政治
截至2013年10月,我国共114个城市668个点位开展了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等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监测工作。面对环境监测标准的提高,企业生产必须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高二政治
推进城镇化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截至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27%。结合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化()①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优化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②是推动经济社-政治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沿海地区聚集的资本越来越丰富,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据此可以推断出的合理结论是①沿海地区的产业应转向-高三政治
对以下图表的正确解读是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降趋势②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家应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④我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调整已-高三政治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毒豇豆、毒韭菜、速生鸡……“食”面埋伏,屡禁不止。上述事实主要说明A.市场不是万能的,食品领域不能由市场调节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需要加-高三政治
当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国际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激烈,国内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利润微薄的严峻现实。要应对这一严峻现实,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A.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高三政治
(8分)2013年山东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5万亿元,增长9.6%,同比回落0.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高三政治
十八大报指出,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的合理顺序是①增加居民消费②优化资源配置③增加财政收入④拉-高三政治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材料一 201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并与区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街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8 分)
材料二 安徽城镇化正处于中期阶段的快速发展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用地集约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工作,积极引导非农产业人口适度向皖中、沿江片区聚集,重点推动非昨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转移,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推动省城逐步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如何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 ( 8 分)(3)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 12 分)
答案
(1)
①有利于促进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2分)
② 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分)
③ 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 分)
④ 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分)
(2)
哲学: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突破地域、区划、体制的束缚,统筹城乡发展和大中小城镇建设。( 2 分)
②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用地集约和生态保护建设,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2 分)
③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城镇空间布局,逐步形成“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 分)
④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推进城镇化建设。( 2 分)
(3)建议:①政府认真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提高农业转移人日的生活水平。( 3 分)
② 政府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 分)
③ 中国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分)
④ 坚持依法治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市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3 分)
试题分析:
(1)考生回答本题时,一定要紧紧扣住设问中的限定是“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意义。考生要仅仅依靠材料进行分析。语言最终要落脚在有利于。本题可以从扩大内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2)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系统优化法”的知识。考生可以从系统优化法的基本特征的角度说明材料中体现了着眼于整体性、遵循有序性,注重内部结构有序性,最后还要从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城镇化的角度分析说明。
(3)材料中要求是给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考生可以从党的角度提出国共产党要转变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好城镇化中的民生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府的角度可以从履行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还可以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角度进行说明要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市民平等地享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