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高三政治

题目简介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高三政治

题目详情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9分)
材料二 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已成为目前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有利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关系是友好的,彼此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在经贸、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许多双边交流合作,互利互惠。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简述我国应怎样处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12分)
材料三 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分别阐明赞成和反对的理由。(12分)
材料四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目前,我国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海外学汉语人数已超过一亿。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
(4)运用“文化的作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重要意义。(9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①有利于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3分)
②有利于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3分); ③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3分)
(2)①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我国的发展利益,灵活应对南海问题。(3分)
②重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广泛合作。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发展。(3分)
③与东盟国家共同推动建立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3分)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深化我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3分)
(3)赞成者: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阅读立法”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的阅读水平,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②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统率部分,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是立足全局的表现,有利于实现最优目标。(每点3分)
反对者:①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阅读需要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们对阅读立法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实施起来不会一帆风顺。(每点3分)
(4)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展现我国国际形象。(3分) ②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设立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
③设立孔子学院,可以推动中华文化向世界的传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试题分析:(1)该题以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背景材料,从该决策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角度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学生可以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等角度回答。
(2)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和准确理解,并能根据材料内容灵活运用。我国处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要坚持我国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要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建立国际新秩序,深化与东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该题以全民阅读的倡议为话题,以辨析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有人赞成通过立法提高全民阅读水平,有人反对通过立法提高全民阅读水平。赞成者认为通过阅读立法可提高全民阅读水平,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反对者认为通过立法强化阅读,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趋势等道理。
(4)该题以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对文化的作用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等角度具体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设立的意义。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