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的学术追求”的主要含义,并简述其背景。(2分)
材料二 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清)张树声《遗折》(1884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的思想主张,并概括作者对材料一中的“新的学术追求”看法。(2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材料三中的“新时期”指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5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上半期,面对西方侵略,先进中国人开始认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2分)
(2)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仅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无法富国强兵。(2分)
(3) 新文化运动(1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分,任答两点得4分)。
(4)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入(2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萌发:内容及其背景。解答本题对于学而言,尤其要注意一个人物:魏源。与林则徐等同为新思潮萌发的重要代表人物,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及中外关系的变化回答背景。
(2)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回答时要结合第(1)问的主张的实践效果回答,体现了中国人的进去精神。同时要结合材料“……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回答后一问。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掌握情况。结合“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是新文化运动。联系材料“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及所学的知识回答影响。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回答时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词句,如“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 ……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1916年陈独秀”等分析回答。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