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为什么说“多极化格的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偏难
来源:专项题
答案
(l)苏联解体。“一超多强。
(2)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新的中心力量的崛起和相互间力最的消长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上一篇 :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
下一篇 :
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20世纪以来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有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③两极格局瓦解④多极格局形成[]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东欧剧变前,导致其严重政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党内出现了反对派B.执政党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C.自身严重的经济困难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高二历史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高三历史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造成数千无辜平民死亡,以下行为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的是[]A.某院校大学生敲锣打鼓,欢庆美国遭到打击B.明-高二历史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表明[]A.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是反恐怖主义的领导国家C.美国坚持霸权主-高二历史
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A.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B.苏联模式造成经济困难C.东欧剧变带来不利影响D.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改革-高二历史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高一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A.社会制度的变化B.文化观念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一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东欧国家改革时曾经:①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的作用联系起来②扩大企业的自主权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④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高二历史
2009年美国副总统乔·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高三历史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两极-高二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A.苏联已经解体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C.中美关系好转-高一历史
2013年8月1日,俄罗斯批准斯诺登(美国中情局人员,揭露美国监控别的国家的行为)在俄临时避难一年,美国对此“极度失望”,并宣布取消9月初奥巴马和普京的会晤。这一现象说明A.-高三历史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高三历史
2008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一年。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C.多极化格局-高三历史
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结束;同年中东地区爆发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了战争和冲突,其激烈程度为欧洲地区50年所罕见;2000年6月,韩国和-高三历史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高三历史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地区冲突B.民族矛盾C.宗教-高一历史
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和中国的玉树地震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①两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理应相互帮扶②中美欧日俄在海地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高三历史
两极格局彻底瓦解的标志是:A.“冷战”的结束B.苏联解体C.日本、西欧的崛起D.多极化形成-高二历史
下列国家中最先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民主德国B.保加利亚C.阿尔巴尼亚D.波兰-高一历史
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的主要力量中心是()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⑤-高一历史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A.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B.为逃避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歧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高二历史
德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领导人宣称:“新统一后的德国将绝无其他领土野心……作为欧洲人的德意志人和作为德意志人的欧洲人,我们将与我们东、西方邻居中的朋友们一起共同走向欧洲统-高三历史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多次发生流血冲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朝韩在争议岛屿相互炮击。这些问题说明当今-高三历史
南北朝鲜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联合组队参赛,这是A.以萨马兰奇为首的奥委会努力的结果B.奥林匹克精神感召的结果C.祖国统一是半岛人民的共同心愿D.意识形态淡化的结果-高二历史
22.据《文汇报》援引《日本新华侨报》11日报道,2009年10日中午,日本右翼团体在东京池袋地区中国人的物产店——中华街“阳光城”前举行抗议活动,结果在警方的阻止下草草收场。二战-高三历史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最近提出创立“东亚共同体”的设想,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欧盟成功的示范C.冷战思维和领土争端的存在D.儒家文化-历史
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了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①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压②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历史
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决定让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政府采取强硬政策,不仅出兵格鲁吉亚,而且于2008年8月26日宣布承认原格鲁吉亚分离运动的南奥塞梯和-历史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高二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历史
材料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高三历史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A.是一个常数-高三历史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高三历史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高三历史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高三历史
下列选项中,属于推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的是[]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建立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建立D.联合国建立、东欧-高一历史
下列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高一历史
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高三历史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A.极度紧张B.和平安宁C.地区冲突不断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高一历史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改革-高二历史
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是联合打“鬼”——原载美国(政治卡通网)。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把瓶柱比作恐怖主义B.把球比作地球C.把恐怖主义比作“鬼”D.世界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高三历史
2009年11月10日,戈尔巴乔夫在英国《泰晤上报》上撰文称:“今天,地球面对另一个威胁。气候危机就是把我们和未来分隔开来的墙。就像德国人民宣告团结的决心那样,世界公民今天正-高一历史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B.多极格局形成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D.两极格局瓦解-高一历史
学习了《历史必修1》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高一历史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到目前为止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符合上述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高一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高三历史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为什么说“多极化格的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新的中心力量的崛起和相互间力最的消长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