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材料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高三历史
材料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材料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
材料二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要作用。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
难度:中档
来源:月考题
答案
(1)因素:①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②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的权威;④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国际合作。
(2)趋势: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一:具备。理由: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 答案二:不具备。理由: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
上一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
下一篇 :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高三历史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高三历史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高三历史
下列选项中,属于推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的是[]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建立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建立D.联合国建立、东欧-高一历史
下列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B、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D、多极化格局和两极格局并存-高一历史
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高三历史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A.极度紧张B.和平安宁C.地区冲突不断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高一历史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A.军事力量的削弱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D.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改革-高二历史
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是联合打“鬼”——原载美国(政治卡通网)。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把瓶柱比作恐怖主义B.把球比作地球C.把恐怖主义比作“鬼”D.世界各国共同打击恐怖主义-高三历史
2009年11月10日,戈尔巴乔夫在英国《泰晤上报》上撰文称:“今天,地球面对另一个威胁。气候危机就是把我们和未来分隔开来的墙。就像德国人民宣告团结的决心那样,世界公民今天正-高一历史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B.多极格局形成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D.两极格局瓦解-高一历史
学习了《历史必修1》后,请你指出下列历史命题中,不是历史规律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高一历史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到目前为止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符合上述地区经济政治发展的要求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高一历史
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认为其研究主题是[]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高三历史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感到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高三历史
两极格局的结束后①世界形势总体向缓和发展②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③天下太平④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高一历史
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说:1989年11月9日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天。”你认为默克尔说的“最幸运”的原因应该是[]A.雅尔塔体系彻底瓦解B.-高二历史
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对苏联历史的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应该是[]A.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日后分裂的重要原因B.戈尔巴乔夫改革应对苏联分裂承担重要责任C.无论如-高二历史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高三历史
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宫上空白红蓝三色国旗代替了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帜。这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历史新的开始,同时意味着:[]A.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败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高三历史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当我们环顾-高一历史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全面失败②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③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④社-高一历史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高三历史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戈尔巴乔夫开始政治改革②苏联共产党实行多党制③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④《阿拉木图宣言》签署[]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高一历史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1989年波兰大选,团结工会上台,完成政治经济制度的剧变②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停止存在③1991年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完成统一④八一九事件后苏联-高一历史
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高三历史
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下列选项能-高三历史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高一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高一历史
1991年12月,存在了69年的苏联完全解体,下列关于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②“更新联盟”构想的提出③“八一九”事件的发生④《阿拉-高一历史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A.两德统一在望B.两个德国出现C.两极格局形成D.美苏“冷战结-高二历史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轰炸,所打的幌子是[]A、“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B、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人道主义干涉”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论”-高二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风云骤起,社会动荡,突出表现在[]A.社会制度的变化B.文化观念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民族构成的变化-高一历史
两极格局结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出的深层矛盾有①民族矛盾②种族矛盾③宗教矛盾④领土矛盾[]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二历史
下列各项中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A.1825年,史蒂芬孙晚上坐在电灯下进行工程设计B.1856年,一批商人乘汽船从英国到达美国C.1940年,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对伦敦进行了轰炸D.2-高一历史
两极格局完全瓦解的标志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苏联解体C.日本、西欧崛起D.多极化形成-高三历史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A.中东地区-高三历史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暮色中被匆匆降下。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苏-高一历史
柏林墙于1961年开始建造,东德为了隔绝东德人民投向西德,于是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的柏林墙倒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高三历史
学习“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B.导致德-高三历史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①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应-高一历史
以下事件发生的原因与石油有关的是[]①滑铁卢战役②日本偷袭美海军基地珍珠港③两伊战争中的母与子④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高三历史
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下列选项-高三历史
苏联解体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不结盟运动B.日本的崛起C.欧共体的建立D.八一九事件-高三历史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高三历史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成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A.腐败蔓延B.恐怖主义C.政变迭起D.民族矛盾-高二历史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A.找到两极-高一历史
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A.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B.第三世界崛起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高一历史
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A.完成了-高一历史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材料一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要作用。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合作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是否具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趋势: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一:具备。理由: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 答案二:不具备。理由:美国极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一些地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