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工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历史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工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历史
题目简介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工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历史
题目详情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B.载沣任摄政工总揽大权
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
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D
这道程度性选择题从“原因”的角度考察分析问题和史论结合的能力。得出“清政府‘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预备立宪”的实质是“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所以,解答此题要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去思考。
上一篇 :
中国农民阶级之所以发起义和团
下一篇 :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与义和团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其中的“中外臣僚”和“庚申之变”分别是指A.中央和地方官员,英法联军进京B.中国官员和外国顾问,-高三历史
义和团对后人最具激励作用的是A.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B.爱国主义精神C.抵制外货,爱用国货D.民主和自由精神-历史
“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④沉重打击-高一历史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是[]A.暴力反满B.三民主义C.五权分立D.知难行易-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①创建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颁布临时约法④领导二次革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高三历史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史”。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高一历史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是中国近代哪一个条约规定的[]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高三历史
“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辛丑条约》的签订②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③武昌起义④推翻清朝统治⑤成立中华民国-高三历史
下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木偶”C.“弱者”迅速恢复,-高三历史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庚子赔款”中所说的“庚子年”应是[]A.1895年B.1898年C.1900年D.1905年-高一历史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高一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高三历史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高三历史
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地步了。”《辛丑条约》中最能印证马-高三历史
洋务运动时期,“掌管各国外交、派出使臣、通商、关税、筹办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购制船炮及制造、矿务、电线、铁路、学堂等事”的机构是[]A.北洋大臣B.军机处C.总理衙门-高三历史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提出“二十一条”-高二历史
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高三历史
唐德刚认为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宣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文中的“分水岭”是指[]A.由“帝制”转入“民治”B.由“器物”转入-高二历史
材料一“……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高三历史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章总纲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高二历史
导游带领着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高一历史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高一历史
(2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党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如自由党、社会党、工党、统一共和党等。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高二历史
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历史
某网友在网贴《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高三历史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历史
以下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一些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违背的有()①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为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②旧制度崩溃了,但-历史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下图所示国旗使用时期是()A.清政府时期B.湖北军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历史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中国两千-高一历史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民国元年9-12月预算,中央政府总收入2719万余元,总支出7009万余元……1913年4月北京政府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高三历史
史学中评价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主要依据是()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C.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高一历史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高三历史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A.标志-高二历史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奥运三问”的梦想;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手擎国旗步入会场,美国媒体报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高三历史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高三历史
“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高三历史
法治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理性原则,表现为良好的法律秩序,并包含着内在价值规定的法律精神的一种治国方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我们这样辽阔的国-高二历史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1)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请列举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本题目为开放式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分)(2)评价“辛亥革命”的-高一历史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辛亥革命正确评价的是()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是彻底失败了B.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是失败了-高二历史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高一历史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殖民势力-高一历史
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天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由此可见,胡适-高三历史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高二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高三历史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凤凰网(2010.11.19)材-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工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