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高二历史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
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
B.民众将推翻帝制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
C.清政府已经不得民心
D.推翻帝制已成为民众的心声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民众对民主共和概念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和对民主政体的漠视态度,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与题意相反,C D两项发生在民国建立以前,故答案选B项。
点评:材料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当然此题还可以有如下变式“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B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上一篇 :
1918年,胡适在《归国杂感》里写
下一篇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高三历史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特别之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凤凰网(2010.11.19)材-高三历史
下图为作于1916年名为“水中捞月”的政治漫画,水中月亮上有“帝制”字。通过分析该画能够获得的认识是()A.洋务运动未使中国富强B.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高三历史
胡适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高二历史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各个时期“民主”一词出现频率相对高或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②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③1940-高
“此后,旧势力要继续实行官僚军阀专制,要保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旗子下进行。这就为中国人民高举民主主义旗帜,进一步向封建主义发起进攻打开了一个缺-高一历史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A.中国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共产党-高一历史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策划“南北议和”,表明A.帝国主义在积蓄力量,准备镇压革命B.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帝国主义无所适从C.帝国主义对革命派存有希望D.帝国-高一历史
《民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兴中会的机关刊物。-高一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材料一“孝-高三历史
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②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③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④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高三历史
(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高三历史
(9分)材料一、一些倾向共和的华人组成一个叫“福字敢死队”的团体,在几处热闹的地段大声疾呼,一面痛斥留辫者之奴性不改,一面拦住拖辫人,交与剪刀令其自剪。——王淼《民国初年-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表格:请回答:(1)上述团体的共同特点有哪些?(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的原因有哪些?(3)从上述表格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历史
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研究的历史事件不包括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抗日根据地的创建-高三历史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的政局特点是()A.南京临时政府成为实际的统领南北的中央政府B.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C.结束了全国的混乱局面D.包括部分革命党人在内,很多人希望-历史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正式形成B.开始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C.革命派开始积极发动武装起-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历史
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失败说明了A.封建军阀的垮台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适合中国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下列思想主张克服了义和团运动局限性的是A“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用革命手段废除“数千年-历史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粥之,议院不-历史
“武昌起义之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高二历史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高一历史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三-高三历史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清政府最终彻底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辛丑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高二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D.总理衙门改为-高一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高三历史
观察下面四幅图片:请思考:(1)图1到图3的变化记载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其主要侵略国有哪些?图4对中国有什么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高一历史
19世纪末2O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③青年-高三历史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高一历史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九·一八事变-高一历史
有人曾评价说:“人们通常说中国从此觉醒,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自己落后于若干国家。他们也认识到了必须打开国门,实现现代化。”促使“中国从此觉醒”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中法-高一历史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高三历史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高三历史
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高三历史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高一历史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成功,可是距此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给中国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辛丑条约》C、洗劫北京城D、血-高一历史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高三历史
下图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错误的是[]A.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B.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C.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D.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高一历史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高二历史
甲午战争使日本以强兵走向富强,2014年又是甲午年,日本右翼期盼“甲午神奇”能出现。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有①美-高一历史
“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高一历史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C.清政-高一历史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高一历史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的依据是A.日本战前长期的精心准备B.清政府的全国战争总动员C.大清国海军的出-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反映出A.民众的思想觉悟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程度B.民众将推翻帝制-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民众对民主共和概念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和对民主政体的漠视态度,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与题意相反,C D两项发生在民国建立以前,故答案选B项。
点评:材料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当然此题还可以有如下变式“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B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