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题目简介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期末题
答案
D
上一篇 :
《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
下一篇 :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学者的依据是A.日本战前长期的精心准备B.清政府的全国战争总动员C.大清国海军的出-高一历史
(11分)近代以来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高二历史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西方列强的侵华史。据此答下题。清政府的外交主权遭到西方列强破坏最严重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1906年,以陆军军歌《颂龙旗》作为代国歌:“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高三历史
从总理衙门的设立到其改为外务部,这一变化反映了[]A.清政府中央权力的削弱过程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C.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D.维新变法运动兴败的过程-高三历史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高三历史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抚台,老是同敝国人作对。从此任接手以后,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高一历史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A.维-高二历史
《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C.清政府严禁-高一历史
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高二历史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中国-高三历史
革命党人朱执信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了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的文章,该文章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共产党宣-高一历史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高二历史
1905年夏,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这表明孙中山[]A.认为清朝的覆亡已成为历史的必然B.已感到建立统一-高二历史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高二历史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高二历史
2010年雌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圆了中国人的百年追求之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0年前的1910年6月5日,在南京盛大开幕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政-高三历史
“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下列关于“门户开放”政策,说法正确的是:①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②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③“门户开放”政策是中国没有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④“门户开放”-高一历史
(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高二历史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高二历史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高二历史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高一历史
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占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高一历史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A.反清灭洋B.扶清灭洋C.以清灭洋D.反清扶洋-高二历史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高三历史
1901年本应是一个迎接新世纪的喜庆年,却是中国人民极为黑暗痛苦的一年,因为这一年[]A.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开始侵略中国B.八国联军开始侵华,中国人民开始经历一场劫难C.签-高一历史
下图是“台湾民主国”的国玺,该政权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高三历史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A.清政-高一历史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B.维新派政治-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高三历史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B.主要由民族矛盾-高二历史
“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高三历史
阅读下图,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惩办反帝爱国官吏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高一历史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彻底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高二历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高三历史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A.《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高一历史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割占宝岛台湾C、签订《辛丑条约》D、割占香港-高二历史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其排列顺序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高二历史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中国一度非常讨厌西方文化,她惧怕它,诅咒它,甚至踢翻饭桌,懊丧万分地离席而去。结果发现饭桌仍从四面八方向她塞过来。”材料所反映的这种对待西方文-高二历史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高二历史
19世纪末一份传单写道:“海禁大开以来,泰西传教通商,凡我二十一省,…不应侮弄祠堂,不应袒护教民,不应动摇边疆。…予实义愤所迫,委身以报君王。”传单反映了A.反对帝国主义-高二历史
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两场革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1)下面是某班同学制作的这两场革命相-高三历史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高一历史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和外交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中国被-高一历史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历史
(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高三历史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高二历史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A.客观上引发-高三历史
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某国提出“对于(他国)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内的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题目详情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