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材料四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概括明末清初儒家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偏难来源:河北省月考题

答案

(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更多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