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A.天文学B.物理学C.数学D.宗教-历史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A.天文学B.物理学C.数学D.宗教-历史
题目简介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A.天文学B.物理学C.数学D.宗教-历史
题目详情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
A.天文学
B.物理学
C.数学
D.宗教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史实再认能力
上一篇 :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
下一篇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君舟民水-高二历史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这句名言出自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部法律文件指出“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高三历史
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措施B.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C.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D.官办企业刺激民资发展-高三历史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高三历史
“鼻香茶热后,腰暖日阳中”,“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以此推测该诗人应是()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白居易-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
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
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C.把建设法-高二历史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B.朱熹C.李贽D.王守仁-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高二历史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与接受。下列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承认这一原则的时间上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苏联②美国③日本④联合国-高三历史
2013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在访华期问说:“中印握手,全世界都会关注。”60年前,中印握手而产生的外交成果是A.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的-高三历史
著名作家曹聚仁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高二历史
下面的材料反映出1958年的中国A.毛泽东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B.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键C.钢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全党共识D.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明显的“左”倾错误-高三历史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A.研制“两弹一星”B.颁布《义务教育法》C.提出“双百”方针D.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高三历史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此思想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二历史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高三历史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风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高三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一百多个不同的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高二历史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改革科技体制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C.改革教育体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
(12分)儒家文明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高三历史
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下列经典不在“六经”之列的是()A.《诗》B.《书》C.《论语》D.《春秋》-高二历史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高三历史
(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高三历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高二历史
维基百科上说:“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高二历史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否定董仲-高三历史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高二历史
佛教宣扬“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据此判断,佛教和心学的关系是A.心学是对佛教的继承发展B.佛教与心学本质一样C.佛教之中包含了-高二历史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②③④B.①③-高三历史
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高三历史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①面临内忧外-高三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高三历史
下列文艺作品、电影作品、戏剧作品出现于“双百”方针提出后的是①《青春之歌》②《创业史》③《中华儿女》④《茶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高三历史
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B.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D.儒家学-高三历史
(19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高三历史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高三历史
《汉书·元帝纪》载:“三月壬戌,日有蚀之。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材料中的思想被称为()A.大一统B.天人感应C.罢黜百家D.表彰六经-高二历史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高二历史
下列哪些是孔子的思想主张①“仁者,爱人”②“克己复礼,以为仁”③提倡“民贵君轻”④“制天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高二历史
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高三历史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A.天文学B.物理学C.数学D.宗教-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