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
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
,元奏:“赓芸守洁才优,为浙中第一良吏。”引见,以同知
①
升用。寻擢嘉兴知府,正己率属,无敢以苞苴进者。十年,水灾,减粜有实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以继母忧去官。服阕,补福建汀州,调漳州。俗悍,多械斗,号难治。赓芸召乡约
②
、里正问之曰:“何不告官而私斗为?”皆曰:“告官,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亦是非不可知,先为身累。”赓芸曰:“今吾在,狱至立剖。有不当,更言之,无所徇护。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众皆唯唯退。已而有斗者,赓芸立调兵捕治,悉如所言,民大惧。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想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民皆欢呼曰:“李公活我!”
漳属九龙岭多盗,下所属严捕,擒其魁十数,商旅坦行。故事,获盗当甄叙
③
,悉以归属吏。寻擢汀漳龙道。二十年,擢福建按察使,署布政使,逾年实授。
赓芸守漳州时,龙溪县有械斗,令懦不治。署和平令朱履中内狡而外朴,赓芸误信之,请以移龙溪。久之,事不办,始稔其诈。赓芸之去漳,监造战船工未竣,留仆督率之,仆假履中洋银三百圆,诡以垫用告,赓芸如数给之,仆匿不以偿。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增其数为一千六百,逼令自承,辞色俱厉,赓芸终不肯诬服。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赓芸家不名一钱,殁无以殓。盐法道孙尔准与之善,为经纪其丧。
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
,为建遗爱祠。(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同知:官职名。②乡约: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③甄叙:经甄别而加以提升或任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赈民以粥,
全
活者众——全:全部,都
B.或一二年狱不
竟
——竟:从头到尾
C.后更有斗者,必擒其
渠
——渠:首领
D.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
阿
总督意——阿:明白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赓芸为“良吏”的一组是( )
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②今吾在,狱至立剖
③赓芸如数给之
④事不办,始稔其诈
⑤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⑥赓芸家不名一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人举荐,李赓芸被皇帝以同知提拔任用,后又被提拔为嘉兴知府。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没有人敢去贿赂他。
B.李赓芸调任漳州知府前,当地人常常发生持械打斗事件,但他们不信任官府,不愿到官府去告状。赓芸到任后,情况迅速好转。
C.李赓芸做漳州知府时,错误地信任朱履中,结果,反被其污蔑陷害,最终,被逼无奈就上吊自杀了。
D.李赓芸家里极其贫穷,以至死了以后都没有钱安葬。老百姓对他满怀感激之情,给他修建了一座遗爱祠,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调德清,再调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
答案
1.C
2.C
3.C
4.(1)(后来)调任德清知县,又调任平湖知县。嘉庆三年,九卿中有人私下举荐李赓芸,皇帝下诏向巡抚阮元询问。
(2)当审理案件的使者到福建的时候,百姓上书为李赓芸申冤。他们满怀感激之情流着泪前去祭奠李赓芸,到门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有诏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书褒城驿壁(唐)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鸟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溴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顾成,字景韶,其先湘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王忳字少林,广汉新都人也。忳尝诣京师,于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愍而视之。书生谓曰忳:“我当到洛阳,而被病,命在须臾,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高三语文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1~5题。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轨,-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讳,字子充,义鸟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天下皆怯而独勇,则勇者胜;皆暗而独智,则智者胜。勇而遇勇,则勇者不足恃也;智而遇智,则智者不足用也。夫唯智勇之不足以定天下,是以天下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1~5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淮南左牙指挥使张颢、右牙指挥使徐温专制军政,弘农威王(杨渥)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谋弑王,分其地以臣于梁。戊寅,颢遣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问题。令狐潮①围张巡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2题。吴王射巧猿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高二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4题。年富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富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东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涉务①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鞭人也。父俭,汉大鸿胪。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问题。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醉书斋(节选)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源贺传源贺,西平乐都人。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花隐道人传【清】张潮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韦机传韦机,雍州万年人。祖元礼,隋浙州刺史。父恪,洛州别驾。机,贞观中为左千牛胄曹,充使往西突厥,册立同俄设为可汗。会石国反叛,路绝-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司马法》曰:“国虽大-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梁材,字大用,弘治十二年进士,勤敏有异政。为嘉兴知府,调杭州。田租例参差,材为酌轻重,立画一之法。迁浙江右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问题。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1~4题。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①,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愉易平静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李赓芸,字郏斋,江苏嘉定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浙江孝丰知县。调德清,再塑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元奏:“赓芸守洁才优,为浙中第一良吏。”引见,以同知①升用。寻擢嘉兴知府,正己率属,无敢以苞苴进者。十年,水灾,减粜有实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以继母忧去官。服阕,补福建汀州,调漳州。俗悍,多械斗,号难治。赓芸召乡约②、里正问之曰:“何不告官而私斗为?”皆曰:“告官,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亦是非不可知,先为身累。”赓芸曰:“今吾在,狱至立剖。有不当,更言之,无所徇护。为我告乡民,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焚其居,毋恃贿脱。”众皆唯唯退。已而有斗者,赓芸立调兵捕治,悉如所言,民大惧。赓芸日坐堂皇,重门洞开,想者直入,命役与俱。召所当治者,限时日。不至,则杖役。至则立平之释去。即案前书狱词,无一钱费。民皆欢呼曰:“李公活我!”
漳属九龙岭多盗,下所属严捕,擒其魁十数,商旅坦行。故事,获盗当甄叙③,悉以归属吏。寻擢汀漳龙道。二十年,擢福建按察使,署布政使,逾年实授。
赓芸守漳州时,龙溪县有械斗,令懦不治。署和平令朱履中内狡而外朴,赓芸误信之,请以移龙溪。久之,事不办,始稔其诈。赓芸之去漳,监造战船工未竣,留仆督率之,仆假履中洋银三百圆,诡以垫用告,赓芸如数给之,仆匿不以偿。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增其数为一千六百,逼令自承,辞色俱厉,赓芸终不肯诬服。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赓芸家不名一钱,殁无以殓。盐法道孙尔准与之善,为经纪其丧。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为建遗爱祠。(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同知:官职名。②乡约:明清时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③甄叙:经甄别而加以提升或任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赈民以粥,全活者众——全:全部,都
B.或一二年狱不竟——竟:从头到尾
C.后更有斗者,必擒其渠——渠:首领
D.福州知府涂以辀鞫之,阿总督意——阿:明白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赓芸为“良吏”的一组是( )
①赈民以粥,全活者众
②今吾在,狱至立剖
③赓芸如数给之
④事不办,始稔其诈
⑤虑为狱吏所辱,遂自经
⑥赓芸家不名一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人举荐,李赓芸被皇帝以同知提拔任用,后又被提拔为嘉兴知府。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没有人敢去贿赂他。
B.李赓芸调任漳州知府前,当地人常常发生持械打斗事件,但他们不信任官府,不愿到官府去告状。赓芸到任后,情况迅速好转。
C.李赓芸做漳州知府时,错误地信任朱履中,结果,反被其污蔑陷害,最终,被逼无奈就上吊自杀了。
D.李赓芸家里极其贫穷,以至死了以后都没有钱安葬。老百姓对他满怀感激之情,给他修建了一座遗爱祠,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调德清,再调平湖。嘉庆三年,九卿中有密荐之者,诏询巡抚阮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
3.C
4.(1)(后来)调任德清知县,又调任平湖知县。嘉庆三年,九卿中有人私下举荐李赓芸,皇帝下诏向巡抚阮元询问。
(2)当审理案件的使者到福建的时候,百姓上书为李赓芸申冤。他们满怀感激之情流着泪前去祭奠李赓芸,到门祭奠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