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高一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默啜
①
立知微为南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
时始安
②
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材料选自《旧唐书》,略有加工)
【注】①瞅啜,突厥首领名。②始安,地名,今广西桂林。
1.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夷
荷
恩——荷:承受
B.以
希
圣旨——希:迎合
C.因
造
其营以慰谕之——造:修建
D.时崔宣道代怀古
为
并州——为:治理
2.下面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处其居人
而
还/窥镜
而
自视,又弗如远甚
B.则天意
乃
解/断其喉,尽其肉,
乃
去
C.不毁节
以
求生/无何,宰
以
卓异闻
D.怀古知
其
诚恳/缙绅而能不易
其
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面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弟子)密画女人居高楼。
B.乃禁锢(怀古)随军。
C.(朝廷)授怀古桂州都督。
D.下车而罢,(百姓)出郊以候怀古。
4.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明裴怀古坚持正义的一项是( )
①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
②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③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
④请就斩,所不避也
⑤飞书招诱,示以祸福
⑥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怀古审理案件,宁可触怒女皇武则天,也不违反法律使无辜者蒙冤。
B.裴怀古不惧被杀拒绝担任突厥伪职,后脱身逃回朝廷。
C.由于裴怀古采取正确措施妥善处理反叛之事,岭外安定。
D.崔宣道治政不佳被罢官,百姓拥戴裴怀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同步题
答案
1.C
2.B
3.D
4.B
5.D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臣
下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问题。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①。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1~4题。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①,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愉易平静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齐宣王见颜斶齐宣王见颜斶(chù),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超然台记(节选)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慵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下列问题。(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三)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小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子产①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面问题。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段,完成下面问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明】李贽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报刘一丈①书【明】宗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愚溪诗序唐·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乾隆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问题。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高二语文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黄山谷谓杜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芏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喻者,则子美之-高三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相示,别-高一语文
阅读文章,回答1—4题。庆历三年秋,天子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书以对。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高一语文
阅读文字,完成题目。甲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对冉有的做法表示什么意见?结合这段文字及孔子的相关思想说明原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汉士择所从汉自中平黄巾之乱,天下震扰,士大夫莫不择所从,以为全身远害之计,然非豪杰不能也。荀彧少时,以颍川四战之地,劝父老亟避之,乡-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5小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樊哙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答段缝书王安石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昊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高一语文
文言文阅读。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以家贫亲老,求补临汝令,刺史王凝之请为别驾。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常秩传常秩,字夷甫,颍州汝阴人。举进士不中,屏居里巷,以经术著称。嘉祐中,赐束帛,为颍州教授,除国子直讲,又以为大理评事;治平中,-高二语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王商字子威。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高一语文
题目详情
裴怀古,寿州寿春人也。仪凤中,诣阙上书,授下邦主簿。累转监察御史。时蛮首反叛,诏怀古往招辑之。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乃俘其魁首,处其居人而还。蛮夷荷恩,立碑颂德。时恒州鹿泉寺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密画女人居高楼,仍作净满引弓而射之,藏于经笥。已而诣阙上言僧咒诅,大逆不道。则天命怀古按问诛之。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则天大怒,怀古奏曰:“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画一。岂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则天意乃解。
圣历中,阎知微充使往突厥,怀古监其军。至虏庭,默啜①立知微为南面可汗。将授怀古伪职,怀古不从,将杀之,怀古抗辞曰:“宁守忠以就死,不毁节以求生,请就斩,所不避也。”乃禁锢随军,因挺身奔窜以归。
时始安②贼欧阳倩拥徒数万,剽陷州县。授怀古桂州都督。才及岭,飞书招诱,示以祸福,贼徒迎降,自陈为吏人侵逼,乃举兵耳。怀古知其诚恳,乃轻骑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难亲,未可信也。”怀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况于人乎!”因造其营以慰谕之。群贼喜悦,归其所掠财货,纳于公府。诸洞酋长素持两端者,尽来款附,岭外悉定。
复历相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在为人吏所慕。神龙中,迁左羽林大将军,行未达都,复授并州长史。吏人闻怀古还,老幼相携,郊野欢迎。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下车而罢,出郊以候怀古。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而百姓奔赴愈众,其为人所思如此。(材料选自《旧唐书》,略有加工)
【注】①瞅啜,突厥首领名。②始安,地名,今广西桂林。
1.下面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夷荷恩——荷:承受
B.以希圣旨——希:迎合
C.因造其营以慰谕之——造:修建
D.时崔宣道代怀古为并州——为:治理
2.下面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处其居人而还/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B.则天意乃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不毁节以求生/无何,宰以卓异闻
D.怀古知其诚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下面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僧净满为弟子所谋,(弟子)密画女人居高楼。
B.乃禁锢(怀古)随军。
C.(朝廷)授怀古桂州都督。
D.下车而罢,(百姓)出郊以候怀古。
4.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明裴怀古坚持正义的一项是( )
①怀古申明赏罚,贼徒归附者日以千数
②怀古究其辞状,释净满以闻
③臣今慎守平典,虽死无恨也
④请就斩,所不避也
⑤飞书招诱,示以祸福
⑥怀古恐伤宣道之意,命官吏驱逐出迎之人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5.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怀古审理案件,宁可触怒女皇武则天,也不违反法律使无辜者蒙冤。
B.裴怀古不惧被杀拒绝担任突厥伪职,后脱身逃回朝廷。
C.由于裴怀古采取正确措施妥善处理反叛之事,岭外安定。
D.崔宣道治政不佳被罢官,百姓拥戴裴怀古。
答案
2.B
3.D
4.B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