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八年级化学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八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铜,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2)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
试分析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_________
并举出一条我们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稳定性 略温室效应 略
(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的主要成分碳具有稳定性.故填:稳定.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图中试管中的反应就体现了炭的还原性;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式是:C+2CuO
2Cu+CO2↑;网罩可集中火焰,集中的火焰可以使温度更高.
故答案为:还原性、C+2CuO
2Cu+CO2↑、提高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生产、生活中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因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比如植树造林等。
上一篇 :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
下一篇 :
(5分)小华按右图配方自做一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如果含氧钛铁矿为Fe2O3、TiO2的混合物,现用CO还原法提炼单质钛和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有标-化学
下列物之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2O3→FeB.NaNO3→NaClC.Al→Al2O3D.CO2→CaCO3-化学
海南石碌铁矿是亚洲有名的富铁矿之一,其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1)Fe2O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2)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是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Fe2O3中的铁还-化学
为了测定含杂质的氧化铁(杂质不参加反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g,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反应前氧化铁完全反应后A组玻璃管和-化学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其中,氮气可用作本实验的保护气;盛放氧化铁的是一支带有支管的试管,其支管可用于导出试管内的气体;酒精灯带网罩;整-化学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A.氧气助燃--金属切割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做保护气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D.CO具有还原性--用作铁的冶炼-化学
金属材料市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l)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炼-化学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用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应先给玻璃管加热,后通COB.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在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化学
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1)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过程中仪器①中的现象是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化学
如图是实验室研究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装置图:A处的现象是______.B处化学方程式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化学
(1)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钛铁矿,主要成分为TiO2、Fe2O3等,若用CO还原这种矿石,其中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下列安全措施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油锅不慎着火,立-化
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化学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如下,(B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回答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______.(2)写出A、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3)装置B的连接如-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2)高温条件下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
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试回答:(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_.(3)玻璃管中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变成_____-化学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给氧化铁加热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其目的是______.(2)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化学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化学
对于CO还原氧化铁尾气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排放在空气中B.溶解在水中C.用气球袋收集D.用石灰水吸收-九年级化学
已知CO与Fe2O3作用生成Fe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中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序号化学反应①Fe3O4+CO600~700℃.FeO+CO2②3Fe2O3+CO300~600℃.2Fe
根据下图所示有关物质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A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2中产生气-化学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2)CO和Fe2O3均属于(填序号)______.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3)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①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______.③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④高温条件下此反应的-化
(1)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2)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化学
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化学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反应,试回答:(1)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氧化铁;②停止加热;③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④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请用上述实验步骤的标号填空.-化学
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我市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⑴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九年级化学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看到粉末最终显()A.红色B.银白色C.黑灰色D.黄色-化学
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化合物A为黑色固体,物质c为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单质乙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1)写出下列4种物质的化学式:化合物A______,化合物B__-化学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这说明蜡烛的硬度_________,将其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_____,将蜡烛点燃,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_____、____-九年级
有关蜡烛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B.在常温下,蜡烛呈固态,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用火柴去-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化学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蕴含着许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中“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炭粒B.诗句寓意着发生了化学变-九年级化学
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2-九年级化学
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发现:铁丝、镁带燃烧没有火焰,尔蜡烛燃烧却有火焰,写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化学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⑴【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⑵【猜想】小明-九年级化学
对蜡烛的探究实验:(1)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在处(填字母)最先碳化。(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八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九年级化学
下面几位同学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四个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实验一]小强采用A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八年级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1)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化学
某同学可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右端-化学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等红磷燃烧熄灭后再打开弹簧夹,(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2)打-化学
如图所示装置,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试管内是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烧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闭合电键小灯泡发光,向烧杯中加入几滴-化学
小雅同学通过学习,对空气和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1))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其方法是首先将空气通过处理后转化成液态空气,然后略微升温就可以使其中的(填“氧气”或-九年级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子),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小玲同学用这套装置按下列操作过程探-九年级化学
在①氧气、②水、③活性炭、④铁丝、⑤氮气、⑥稀有气体、⑦明矾、⑧红磷等物质中,请用序号填空:(1)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以测定其中氧气的含量,最好应选用的可燃物-九年级化学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九年级化学
小张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下列是小张同学的一些做法或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八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1)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____性。木炭在一事实上条件下还原氧化铜,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2)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 。
试分析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_________
并举出一条我们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________
答案
故答案为:还原性、C+2CuO
(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温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故填:温室效应.生产、生活中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因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生活中能做到的可以减小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事,比如植树造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