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0分)老图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也促使人们更多的反思。阅读下列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九年级历史
(10分)老图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也促使人们更多的反思。阅读下列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九年级历史
题目简介
(10分)老图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也促使人们更多的反思。阅读下列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10分)老图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也促使人们更多的反思。阅读下列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
(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扬眉吐气,接受投降福煦车厢本是协约国总司令福煦的活动指挥部,1918年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2)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福煦的预言对吗,二战全面爆发是在何时?(2分)
材料三:冤冤相报,误被炸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攻占了西欧一系列国家,法国也未能幸免。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政府中的投降派占了上风。6月21~22日,法德举行停战谈判。根据德方的指定,谈判地点就设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6月22日下午6时50分,法国代表进入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国人欢呼着喊:“我们报仇了!”此后,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被德军运到柏林。后来在美英盟军轰炸柏林的时候,这辆车(无意)被炸毁了(另一说,希特勒为了免于德国战败时再一次丢脸,下令炸毁了福煦车厢)。
(3)法国败降,自食其果。为什么这样说?(1分)
材料四:化解积怨,走向联合
二战结束,欧洲一片狼籍,繁华的城市已变成废墟,西有美国,东有苏联,欧洲人想走自己的路,于是,法国外长舒曼向德国人伸出友谊之手,提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德国人也想重建家园,多数西欧国家也支持这个建议,于是,西欧国家经济往来加深,约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后来发展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再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欧盟”。 法国外长舒曼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两国的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如此密切,这样的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将是难以想象的。”可见经济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
(4)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什么组织,欧盟的地位如何?(2分)
(5)从欧洲发展历程来看,你有何认识?(2分)
题型:改错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史蒂芬孙;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分)
(2)它们是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给德国的;对,1939年9月。(3分)
(3)同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1分)
(4)欧洲共同体(欧共体);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分)
(5)战则俱伤,合作双赢。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
(1)此问考查的是火车相关的史实。是基础题。工业革命中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火车试车成功。第二小问从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角度答它的作用。火车的出现推动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此问是对历史上有关法德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可以分析出一战前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曾经被德国占领。联系课本涉及到德国跟法国战争的史实,想到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
(3)此问考查的是绥靖政策的相关史实。二战前英法执行祸水东引的政策,推行绥靖政策,对于德国的请略不抵抗。法国方面,法国在东北设置了当时最好的堡垒,因为推行绥靖政策,没有对德国进行积极防备,不进行抵抗。结果德国占领比利时,从北面共计法国,导致法国沦陷。所以说法国自食绥靖政策的恶果。
(4)此问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一步步走向联合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为了恢复战后的经济,提高自己的国家,维护本国的安全。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5)此问是在前面的材料和基础上衍生的题。此答案必须从前面的内容中得出。分析普法战争、一战、二战,法国德国的关系是战,战争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导致整个欧洲国际地位下降。二战后,法国和联邦德国联合,成立欧盟,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得出战则两伤,合则两利的道理。
上一篇 :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
下一篇 :
【科技推动发展】(6分)科学技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1867年,27岁的涩泽荣一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到了英国,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在那里他一睹新发明的风采火车和汽车。错误:理由:错误:理由:-九年级历史
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
“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手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了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网络时代D.信息时代-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ABCDEFGH材料二:这是1855年的一幅石版画,画上是英国一座城市谢菲尔德拥挤的房子和高耸的工厂烟囱。那时谢菲尔德的人口增长了500%,达到了1350-九年级历史
读史有感(10分)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世界面貌。(1)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开始于哪里?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2分)(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发明给-九年级历史
“极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珍妮机的出现B-九年级历史
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A.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B.引发了国际工人运动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九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1)资本主义迈入工业化同时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开始于第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时代”,同时也出现了垄-九年级历史
蒸汽时代的大潮因他而到来——-九年级历史
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的时间是在[]A.1689年B.1715年C.1785年D.1807年-九年级历史
工业革命是用手工劳动取代机器生产的过程。()-九年级历史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九年级历史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1)第一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使人类进入了什-九年级历史
如图,工业革命史人类史上第一次科技革命,它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个图示的发明-九年级历史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A.棉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采矿业D.冶金业-九年级历史
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C.促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九年级历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科技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牛顿——运动三大定律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C.爱因斯坦——相对论D.瓦特——飞机-九年级历史
在一次“再现英国工业革命──‘旅行者号’机械模型组合”的比赛中,小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仿制的蒸汽机装配在下列哪种模型中A.火车B.帆船C.飞机D.汽车-九年级历史
小林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错误的是[]A.瓦特与蒸汽机B.章西女王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C.英国与三角贸易D.亚历山大二世与1861年改革-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材料二:如图-九年级历史
1819年某天,英国伦敦所有的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次方式来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A.牛顿B.瓦特C.史蒂芬孙D.卡尔·本茨-九年级历史
(14分)能源是各国最为关注的战略资源,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三次科技革命,实际上是能源领域里的革命,每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都首先是在能源领域取得重-九年级历史
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对欧洲某强国做了如下记载: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女性店员由1882年的约3.2万-A(大约-九年级历史
下图为大家所熟知的泰坦尼克号的模拟图,泰坦尼克意为永不沉没,请问它号称永不沉没依靠的主要动力是()A.风力B.电力C.蒸汽D.人力-九年级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新的工具把工场-九年级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表现为A.人们普遍使用电话B.人们坐火车外出旅游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九年级历史
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A.珍妮纺纱机B.飞梭C.改良蒸汽机D.蒸汽机车-九年级历史
英国工业革命中,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A.瓦特B.莱特兄弟C.爱迪生D.史蒂芬孙-九年级历史
德州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科技发展史”的探究主题,请你帮助完成其中的两个步骤。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重大科技成就(1)古代中国,产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二: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九年级历史
他的发明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解决了机器的动力问题。直到今天,人们仍以他的名字作为计算功率的一种单位。他是()A.凯伊B.哈格里夫斯C.富尔敦D.瓦特-九年级历史
如图,首先出现图中的交通工具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九年级历史
工业革命的最显著特征是()A.女工和童工的大量使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D.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九年级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材料二: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世纪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干线,到20世纪末,日本建成多条新干线,其列车时速达20-九年级历史
19世纪上半期,因工业革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八年级历史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它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3分)(2)第二-九年级历史
(7分)某班开展《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探究活动,小明收集了爱因斯坦的相关材料。材料一【爱因斯坦的信】1938年,爱因斯坦应邀为第二年举行的纽约世博会写下了一封信:“我们的时代充-九年级历史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A.采矿业B.运输业C.棉纺织业D.机械制造业-九年级历史
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九年级历史
如图,图说历史: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每空1分,共10分)看图后,请根据所-九年级历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是A.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B.社会的需要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D.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九年级历史
如图对此现象分析最恰当的是【】A.英国是世界重要的棉花加工基地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C.英国钢铁生产和种植业发达D.大英帝国正日益走向衰落-九年级历史
工业革命是用机器生产系统地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A.采矿业B.棉纺织业C.冶金业D.交通业-九年级历史
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解答下列问题:观察下图回答:(1)①图1、2所示的成果各是什么?分别指出它们的发明-九年级历史
近代以来工厂烟囱林立、机器轰鸣,推动机器运转的主要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水力一——电力——蒸汽B.水力——蒸汽——电力C.蒸汽—一水力——电力D.电力——水力——蒸汽-九年级历史
“沸水顶壶盖”“苹果落地”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两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两项科学家发明(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和两项科学发明(发现)是A.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九年级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内,以工业革命伟大成果为展示内容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隆重开幕了。1.7万参展者带来了约100万-九年级历史
如图,如果我们要上网搜索右图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A.早期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C.工业革命D.信息时代-九年级历史
在瓦特制成的改进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织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A、临近铁路的地方B、临近煤矿的地方C、临近油田的地方D、临近河流的地方-九年级历史
19世纪上半期,如果一个旅行者从英国伦敦到法国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可供使用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B.汽船C.火车、汽船D.火车、汽船、飞机-九年级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0分)老图片承载着太多的历史,也促使人们更多的反思。阅读下列有关历史事件的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九年级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福煦车厢图片
(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扬眉吐气,接受投降福煦车厢本是协约国总司令福煦的活动指挥部,1918年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福煦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2)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福煦的预言对吗,二战全面爆发是在何时?(2分)
材料三:冤冤相报,误被炸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攻占了西欧一系列国家,法国也未能幸免。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政府中的投降派占了上风。6月21~22日,法德举行停战谈判。根据德方的指定,谈判地点就设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6月22日下午6时50分,法国代表进入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国人欢呼着喊:“我们报仇了!”此后,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被德军运到柏林。后来在美英盟军轰炸柏林的时候,这辆车(无意)被炸毁了(另一说,希特勒为了免于德国战败时再一次丢脸,下令炸毁了福煦车厢)。
(3)法国败降,自食其果。为什么这样说?(1分)
材料四:化解积怨,走向联合
二战结束,欧洲一片狼籍,繁华的城市已变成废墟,西有美国,东有苏联,欧洲人想走自己的路,于是,法国外长舒曼向德国人伸出友谊之手,提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德国人也想重建家园,多数西欧国家也支持这个建议,于是,西欧国家经济往来加深,约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后来发展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再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欧盟”。 法国外长舒曼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两国的经济贸易与技术合作如此密切,这样的两个国家发生战争将是难以想象的。”可见经济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性。
(4)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什么组织,欧盟的地位如何?(2分)
(5)从欧洲发展历程来看,你有何认识?(2分)
答案
(1)史蒂芬孙;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分)
(2)它们是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给德国的;对,1939年9月。(3分)
(3)同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1分)
(4)欧洲共同体(欧共体);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分)
(5)战则俱伤,合作双赢。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分析:此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和应变能力。
(1)此问考查的是火车相关的史实。是基础题。工业革命中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火车试车成功。第二小问从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角度答它的作用。火车的出现推动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此问是对历史上有关法德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考查。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可以分析出一战前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曾经被德国占领。联系课本涉及到德国跟法国战争的史实,想到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
(3)此问考查的是绥靖政策的相关史实。二战前英法执行祸水东引的政策,推行绥靖政策,对于德国的请略不抵抗。法国方面,法国在东北设置了当时最好的堡垒,因为推行绥靖政策,没有对德国进行积极防备,不进行抵抗。结果德国占领比利时,从北面共计法国,导致法国沦陷。所以说法国自食绥靖政策的恶果。
(4)此问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一步步走向联合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题。为了恢复战后的经济,提高自己的国家,维护本国的安全。二战后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5)此问是在前面的材料和基础上衍生的题。此答案必须从前面的内容中得出。分析普法战争、一战、二战,法国德国的关系是战,战争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导致整个欧洲国际地位下降。二战后,法国和联邦德国联合,成立欧盟,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得出战则两伤,合则两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