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ABCD-高二历史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ABCD-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ABCD-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
A
B
C
D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中的“禁毒”、“抗敌”等题眼,可以看出此馆纪念的应是主持禁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他编译的著作之一是《四洲志》。故本题选A。
上一篇 :
《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
下一篇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B.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D.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列强的侵华史,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下,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战争爆-高一历史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B.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高一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程。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高一历史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高三历史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高三历史
图1、图2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B.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D.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高三历史
1792年,英国人马格尔尼出使中国,希望中英贸易的门户开的更大一些。清朝以其不磕头为由予以拒绝。后来,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鸦片而是-高三历史
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军的爱国将领有①左宗棠②陈化成③琦善④裕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④-高一历史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A.-高二历史
人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对鸦片战争,站在英国立场的历史学家、维护民族利益的中国学者、当代文明史观的结论依次-高三历史
某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2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一位法国领事领回在中国闹事的法国人,准备-高一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第三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王位者常远-高一历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写道:“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高二历史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A.为扭转贸易的逆差B.为打开中国市场C.为使鸦片贸易合法化D.为掠夺中国财富-高一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高三历史
近代某条约规定,“1200万为军费赔偿,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A.康熙帝B.道光帝C.咸丰帝D.光绪帝-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的地点分别是A.广东珠江口、南京下关江面B.天津白河口、南京下关江面C.广东珠江口、天津白河口D.南京下关江面、广东香港岛-高一历史
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A.-高三历史
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高一历史
上海开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16分)材料一:(1845年)终于公布了第一次《土地章程》。……最早(签订租地协议)的是宝顺洋行,又称颠地公司。……洋行所在位置为“东至黄浦滩,西-高三历史
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2分)(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6分)(3)对应写出-高一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500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5年,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入侵新疆,并建立政权悍然称王。残酷压迫各族人民,掠夺财富。……1876年左宗棠抬棺西征以示决心,并进行-高二历史
“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英国领事)照办”。外国人取得上述特权始于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9世纪80年代-高三历史
下列城市中,是古代的对外贸易港口,是近代了解西方的窗口,是现代改革开放的前沿。这个城市是A.天津B.南京C.广州D.上海-高三历史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商业关系的推广,这是一个关系-历史
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先锋,其根本原因是A.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B.虎门销烟对英国的打击最为严重C.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D.英国是世界殖民霸主-高一历史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败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D.专制军权受到-高一历史
建构历史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中空白a、b相对应处,应补填上A.开埠通商、商品市场B.开埠通商、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白银外流-高三历史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记载:“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由此推断这段文字应当出自A.《南-高一历史
繁华的上海在旧中国有一段被殖民侵略的辛酸历史。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与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系: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高一历史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列颠财产每日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我们的人每日都可受到侮辱;我们的君主已经在他所派的代表律劳卑身上受到侮辱;我们的产业可能被瘫痪;我们的-高一历史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十五、十六世纪开始的“东西方碰撞与交融”到清代的康熙中后期,却突然沉静了下来。从表面上看,H世纪后期直至19世纪初期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高三历史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高三历史
鸦片战争前,“中华帝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却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是A.腐朽的封建制度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D.英国军事力量强大-高一历史
20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高三历史
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航,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高一历史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高一历史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再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主要反映了A.资本主义侵华国家的不断增多B.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对外侵略特征C.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不断深入D.资本主义商品输出-高三历史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高一历史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③林则徐-高三历史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高一历史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A.鸦片战-高三历史
“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攘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永久性伤痛有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③东北-高二历史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是A.割香港岛B.协定关税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高三历史
“冲击一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一刺激一机遇一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外部的冲击中国的回应A鸦片战争开启了-高三历史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英法联军D.美国军队-高一历史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高一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ABCD-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
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中的“禁毒”、“抗敌”等题眼,可以看出此馆纪念的应是主持禁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他编译的著作之一是《四洲志》。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