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材料: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历史
阅读材料: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请回答:
(1)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9分)
(2)试分析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9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反映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政体特点,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但美国总统却要受议会的制约。
(2)①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②英国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而美国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
本题考查学生搜集历史信息、概括历史要点、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总结美国政体特征;第(2)问结合教材比较英、美政体的不同。
上一篇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
下一篇 :
春秋战国“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材料(共计10分)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中国-高二历史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说:“(苏格拉底)不仅没有像控告他的人所指责的那样败坏青年,还明明地诱导了他的门人中那些有犯罪倾向的人停止了罪行,劝勉他们追求那最光荣-历史
①1840年以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③拥有独立主权-高三历史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历史
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高一历史
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A.夏商西周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高二历史
国民党统治后期,导致我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②自身技术力量的薄弱③官僚资本的极力压迫④美国加强对华经济侵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历史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高三历史
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表明A.美国霸权丧失,寻求欧洲支持B.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C.美国实力削弱,-高三历史
2014年2月19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强调,“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高三历史
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建设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有()①缓解社会矛盾②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③强化对执政党的监督④实现人民的某些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历史
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历史
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①自行车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④地铁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历史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B.组建了近代海军C.商民反对轮船运-历史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高三历史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以维-高三历史
某年某西方报纸评论:“(这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该评论所指的是A.开国大典B.日内瓦-高二历史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高三历史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高三历史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D.改-高三历史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A.天文学B.物理学C.数学D.宗教-历史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列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①孟子,名轲,邹人②他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③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高二历史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君舟民水-高二历史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这句名言出自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部法律文件指出“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高三历史
下图显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A.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措施B.西方国家放松经济侵略C.国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D.官办企业刺激民资发展-高三历史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高三历史
“鼻香茶热后,腰暖日阳中”,“桃根知酒渴,晚送一杯茶”,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以此推测该诗人应是()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白居易-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
读《“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对表格所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例(%)52.829.
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C.把建设法-高二历史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最有可能是A.董仲舒B.朱熹C.李贽D.王守仁-高三历史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高二历史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高二历史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高三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与接受。下列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承认这一原则的时间上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苏联②美国③日本④联合国-高三历史
2013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在访华期问说:“中印握手,全世界都会关注。”60年前,中印握手而产生的外交成果是A.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的-高三历史
著名作家曹聚仁在谈到宋明时期两位儒学大师时,曾经这样比喻:第一个人,看见敌机来了,他会教弟子爬到书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能以及防空方法;第二个人会让弟子闭目静坐,泰-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记》记载,陆贾常常在刘邦面前引述《论语》《尚书》等古代典籍。刘邦呵斥他说:“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唇相讥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高二历史
下面的材料反映出1958年的中国A.毛泽东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B.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键C.钢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全党共识D.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明显的“左”倾错误-高三历史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高三历史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以下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取得的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是A.研制“两弹一星”B.颁布《义务教育法》C.提出“双百”方针D.培育“南优二号”杂交水稻-高三历史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此思想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高二历史
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高三历史
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风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高三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一百多个不同的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高二历史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改革科技体制B.提高劳动者的素质C.改革教育体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
(12分)儒家文明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高三历史
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下列经典不在“六经”之列的是()A.《诗》B.《书》C.《论语》D.《春秋》-高二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材料: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历史
题目详情
请回答:
(1)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9分)
(2)试分析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9分)
答案
(1)反映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政体特点,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但美国总统却要受议会的制约。
(2)①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而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②英国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而美国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