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申,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罪恶,其略曰:“延龄以聚敛为长策,以诡妄为嘉谋,以掊克敛怨为匪躬,以靖谮服谗为尽节,总典籍之所恶以为智术,冒圣哲之所戒以为行能,可谓尧代之共工,鲁邦之少卯也。
迹其奸蠹,日长月滋,阴秘者固未尽彰,败露者尤难悉数
。”又曰:“陛下若意其负谤,则诚宜亟为辩明。陛下若知其无良,又安可曲加容掩!”又曰:“陛下姑欲保持,曾无诘问,延龄谓能蔽惑,不复惧思;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馀,愚弄朝廷,有同儿戏。”又曰:“矫诡之能,诬罔之辞,遇事辄行,应口便发,靡日不有,靡时不为,又难以备陈也。”又曰:“
昔赵高指鹿为马,臣谓鹿之与马,物理犹同;岂若延龄掩有为无,指无为有
。”又曰:“延龄凶妄,流布寰区,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舆台贱品,喧喧谈议,亿万为徒,能以上言,其人有几!臣以卑鄙,任当台衡,情激于衷,虽欲罢而不能自默也。”书奏,上不悦,待延龄益厚。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所亲或规其太锐,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裴延龄日短贽于上。赵憬之入相也,贽实引之,
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
,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奸邪,上怒形于色,憬默而无言。壬戌,贽罢为太子宾客。(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
数
其罪恶——数:屡次
B.以靖
谮
服谗为尽节——谮:说坏话诬陷
C.臣以
卑鄙
,任当台衡——卑鄙:低微卑贱
D.所亲或
规
其太锐——规:规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靡
日不有,靡时不为,又难以备陈也——
靡
不有初,鲜克有终
B.上由是信延龄而不
直
贽——侯生摄敝衣冠,
直
上载子上坐
C.情激于衷,虽欲罢
而
不能自默也—— 余方心动欲还,
而
大声发于水上
D.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
以
上知待之厚 ——赵王岂
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面几个选项中,全都表现陆贽嫉恶如仇的一项是( )
①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
②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罪恶
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
④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
⑤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奸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畏惧裴延龄得到宠爱,没有人敢于发言,只有少数几个官员,由于职分以内的事务与裴延龄有关联,时常证实他的虚妄,而陆贽独自以自身抵挡裴延龄,经常陈说他不可任用。
B.陆贽上书极力陈诉裴延龄的邪恶诡诈,数说他的罪恶。认为裴延龄邪恶害政,隐秘着的事情固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败露了的事情尤其难以数说。
C.陆贽因德宗知遇,情义深厚,凡有不同意的事情,经常竭力争议。有些与他亲近的人规劝他说,这样做过于显露锋芒。
D.陆贽引荐了赵憬出任宰相。不久,赵憬对陆贽有不满。两人到德宗面前辩论裴延龄的是否邪恶,两人的怒气在脸色上都表现出来了,赵憬气得沉默不语。
5.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迹其奸蠹,日长月滋,阴秘者固未尽彰,败露者尤难悉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赵高指鹿为马,臣谓鹿之与马,物理犹同;岂若延龄掩有为无,指无为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模拟题
答案
1.A
2.B
3.D
4.D
5.(1)考察他邪恶害政的行为,每天都在增长,每月都在滋蔓,隐秘着的事情固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败露了的事情尤其难以数说。
(2)过去赵高指鹿为马,我认为鹿与马,就事物的常理说来还属于同一种类,哪里比得上裴延龄将存在的东西掩饰为不存在的东西,将不存在的东西指成存在的东西呢!
(3)不久,他对陆贽有不满意的地方,便暗中将陆贽抨击裴延龄的事情告诉了裴延龄,所以裴延龄愈发能够做好预谋。(意对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
下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观鱼说余读书朱氏西斋,左苑而右渠。书稍辍凭槛注目焉。方天不雨,水涸可越,鱼皆徙而去之。其不及徙者,戢戢泥沙中,蹙鳞损介,日就于殆,将为乌鸢之所-高三语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催科①[明]江盈科为令之难,难于催科。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④待食-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李)衡字叔平,襄阳兵家子,汉末入吴为武昌渡长。时校书郎吕壹*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有敢言者。……荐为郎,太祖①引见喜之,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以空言讲也。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而为经世之书。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夫子-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吕嘉传太子兴伐立,其母为太后。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高三语文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劝学荀子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高二语文
阅读以下语段,回答1—4题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高二语文
课内语段阅读今年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湘江,()染溪,()榛莽,()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游东山记(明)杨士奇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廉耻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高二语文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君-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留侯论(宋)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才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时灵、夏用兵,转运使索湘命则部送刍粮,为一月计。则曰:“为百日备,尚恐-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文人之多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蕾畲。潢潦无根源-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黹注,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高二语文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高三语文
《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1——5题。蜀遭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的题。学校黄宗羲①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陶侃传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将军,都督荆-高一语文
(一)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高二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这三则材料贯穿了孔子怎样的思想-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回答1~2题。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叶嘉传苏轼叶嘉①,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高三语文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5题。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高一语文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允则,字垂范。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僧侠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高二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群臣畏延龄有宠,莫敢言,惟盐铁转运使张滂、京兆尹李充、司农卿李铦以职事相关,时证其妄,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十一月,壬申,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罪恶,其略曰:“延龄以聚敛为长策,以诡妄为嘉谋,以掊克敛怨为匪躬,以靖谮服谗为尽节,总典籍之所恶以为智术,冒圣哲之所戒以为行能,可谓尧代之共工,鲁邦之少卯也。迹其奸蠹,日长月滋,阴秘者固未尽彰,败露者尤难悉数。”又曰:“陛下若意其负谤,则诚宜亟为辩明。陛下若知其无良,又安可曲加容掩!”又曰:“陛下姑欲保持,曾无诘问,延龄谓能蔽惑,不复惧思;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馀,愚弄朝廷,有同儿戏。”又曰:“矫诡之能,诬罔之辞,遇事辄行,应口便发,靡日不有,靡时不为,又难以备陈也。”又曰:“昔赵高指鹿为马,臣谓鹿之与马,物理犹同;岂若延龄掩有为无,指无为有。”又曰:“延龄凶妄,流布寰区,上自公卿近臣,下逮舆台贱品,喧喧谈议,亿万为徒,能以上言,其人有几!臣以卑鄙,任当台衡,情激于衷,虽欲罢而不能自默也。”书奏,上不悦,待延龄益厚。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所亲或规其太锐,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裴延龄日短贽于上。赵憬之入相也,贽实引之,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奸邪,上怒形于色,憬默而无言。壬戌,贽罢为太子宾客。(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罪恶——数:屡次
B.以靖谮服谗为尽节——谮:说坏话诬陷
C.臣以卑鄙,任当台衡——卑鄙:低微卑贱
D.所亲或规其太锐——规:规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靡日不有,靡时不为,又难以备陈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B.上由是信延龄而不直贽——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子上坐
C.情激于衷,虽欲罢而不能自默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D.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3.下面几个选项中,全都表现陆贽嫉恶如仇的一项是( )
①而陆贽独以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
②贽上书极陈延龄奸诈,数其罪恶
③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以上知待之厚,事有不可,常力争之
④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他无所恤
⑤贽与憬约至上前极论延龄奸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畏惧裴延龄得到宠爱,没有人敢于发言,只有少数几个官员,由于职分以内的事务与裴延龄有关联,时常证实他的虚妄,而陆贽独自以自身抵挡裴延龄,经常陈说他不可任用。
B.陆贽上书极力陈诉裴延龄的邪恶诡诈,数说他的罪恶。认为裴延龄邪恶害政,隐秘着的事情固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败露了的事情尤其难以数说。
C.陆贽因德宗知遇,情义深厚,凡有不同意的事情,经常竭力争议。有些与他亲近的人规劝他说,这样做过于显露锋芒。
D.陆贽引荐了赵憬出任宰相。不久,赵憬对陆贽有不满。两人到德宗面前辩论裴延龄的是否邪恶,两人的怒气在脸色上都表现出来了,赵憬气得沉默不语。
5.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迹其奸蠹,日长月滋,阴秘者固未尽彰,败露者尤难悉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赵高指鹿为马,臣谓鹿之与马,物理犹同;岂若延龄掩有为无,指无为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而有憾于贽,密以贽所讥弹延龄事告延龄,故延龄益得以为计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D
4.D
5.(1)考察他邪恶害政的行为,每天都在增长,每月都在滋蔓,隐秘着的事情固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败露了的事情尤其难以数说。
(2)过去赵高指鹿为马,我认为鹿与马,就事物的常理说来还属于同一种类,哪里比得上裴延龄将存在的东西掩饰为不存在的东西,将不存在的东西指成存在的东西呢!
(3)不久,他对陆贽有不满意的地方,便暗中将陆贽抨击裴延龄的事情告诉了裴延龄,所以裴延龄愈发能够做好预谋。(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