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吕甥
①
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
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递归晋侯。
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孙无功而为候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
范雎见疏于秦,蓓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
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天、周公之忠至。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②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
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
③
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有删改)
【注】①吕甥:人名。②茅焦:人名。③劘mó:切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穆公
执
晋侯/执:俘获
B.
延
入为上客/延:延请
C.
恣
君之所使/恣:听凭
D.焦
数
以桀、纣狂悖之行/数: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迎
而
拒之②吾从
而
师之
B.①其
为
晋游说无可疑者②谁
为
大王为此计者
C.①吕甥之言出
于
义②夫祸患常积
于
忽微
D.①卒
之
代为秦相者,泽也②填然鼓
之
,兵刃既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写了《说难》,却死于因劝谏所招致的灾难。劝谏之难,自古都是如此。
B.文章举左师说赵太后这一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文章劝谏之难这一观点。
C.蔡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导范雎,劝说范雎将相位让给贤能的人,并最终说服了范雎。
D.在茅焦以夏桀、殷纣狂妄悖理的行为对始皇加以责备后,秦王母子遂和好如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四川省模拟题
答案
1.D
2.B
3.B
4.(1)(张煌言)立马被派遣到天台迎奉鲁王,被授予行人的官职,后改任兵科给事中,在朝廷中执掌皇帝的诏令,出外则谋划军事,很能看出他的才能优异。
(2)前锋将领余新的部队战斗力强但是很轻敌,士卒到处砍柴割草,军营里空空如也,清军侦查到这一情形,于是用轻骑兵偷袭并攻破前寨,把余新活捉了去。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古
下一篇 :
文言文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苏秦以连横说秦王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毛大福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王安石君少学问勤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借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盖数年而具众经。后遂博极天下之书。属文操笔布-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本始①三年,是岁,颍川太守赵广汉为京兆尹。颍川俗,豪杰相朋党。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②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①,坐客未啖-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子楚,秦诸庶孽孙①,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②,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徐文长传【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赵方,字彦直,衡山人。淳熙八年举进士,调蒲圻尉,疑狱多所委决。授大宁监教授,俗陋甚,方择可教者亲训诱之,人皆感励,自是始有进士。知青阳县,-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甲文: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高三语文
阅读屈原作品《国殇》,完成问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的题。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的题。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家于汝阴。敞性公正。自以取舍不合时务,每征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吕嘉传太子兴伐立,其母为太后。元鼎四年,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游钓台记清·郑日奎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①隐处也。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思得一游为快。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然以为游,-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窦建德碑唐·殷侔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元黄(即玄黄,指血)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隋大业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的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王古直传李东阳王古直,名佐,字仁辅,后去车为甫,古直其所自号,以号行世。居台之黄岩,今分太平县地也。少为诗及行草,漫游京师。有乡人坐事-高三语文
精段选读。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的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高三语文
醉白堂记(宋)苏轼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高三语文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高二语文
文言文阅读。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六国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六国论》中文段,完成问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的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高一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穆公执晋侯,晋-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行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
秦穆公执晋侯,晋吕甥①往会盟,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曰必报仇,君子曰必报德。”秦伯曰:“国谓君何?”曰:“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递归晋侯。
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胥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孙无功而为候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遂出质。
范雎见疏于秦,蓓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辩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极之以闳天、周公之忠至。今秦王不倍功臣,不若秦孝公、楚越王,雎之功不若三子,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
秦始皇迁其母,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杀之。”死者二十七人矣。茅焦②请谏,王召镬将烹之。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言未绝口,王母子如初。
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劘③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有删改)
【注】①吕甥:人名。②茅焦:人名。③劘mó:切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穆公执晋侯/执:俘获
B.延入为上客/延:延请
C.恣君之所使/恣:听凭
D.焦数以桀、纣狂悖之行/数: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迎而拒之②吾从而师之
B.①其为晋游说无可疑者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①吕甥之言出于义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①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写了《说难》,却死于因劝谏所招致的灾难。劝谏之难,自古都是如此。
B.文章举左师说赵太后这一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文章劝谏之难这一观点。
C.蔡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导范雎,劝说范雎将相位让给贤能的人,并最终说服了范雎。
D.在茅焦以夏桀、殷纣狂妄悖理的行为对始皇加以责备后,秦王母子遂和好如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谓之不免,君子以为必归;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B
3.B
4.(1)(张煌言)立马被派遣到天台迎奉鲁王,被授予行人的官职,后改任兵科给事中,在朝廷中执掌皇帝的诏令,出外则谋划军事,很能看出他的才能优异。
(2)前锋将领余新的部队战斗力强但是很轻敌,士卒到处砍柴割草,军营里空空如也,清军侦查到这一情形,于是用轻骑兵偷袭并攻破前寨,把余新活捉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