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高二历史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
(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的最主要共同点。(2分)
(3)说出图A、B、C、D所宣传的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1)派别:图A: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1分) 图B: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1分)图C: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1分) 图D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胡适、蔡元培(1分)
(2) 共同点:向西方学习(2分)
(3)图A: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1分)图B:倡导西学,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 图C:宣传“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分)图D:宣传“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分)
略
上一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
下一篇 :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高二历史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历史
清朝官员李圭参加费城世博会后,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其主张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历史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C.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D.是掀起近代-高二历史
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历史
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高三历史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历史
回到1917年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历史
20世纪初,中国有学者指出“现实有时是残酷的:人们在做出那样大的奋斗和牺牲以后,换得的竟不是当初所期待的。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高二历史
史学界认为:“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制度、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首先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高二历史
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前行的先导和旗帜。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高二历史
儒家文化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高三历史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请回答:小题1:指出A、B两组人-高二历史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拜孔子,祀孔庙,倡读经,这主要是由于[]A、儒学优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孔子思想符合时代发展潮流C、孔子、孔庙和儒家经典都是国粹D、迎合袁世凯复-高三历史
从讨袁斗争的结局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成败主要取决于[]A.孙中山是否参加领导工作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C.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D.讨袁斗争是否具有广泛的群-高二历史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历史
如果把魏源、张之洞、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作为共同专题来研究,能够确定的最佳主题是()A.近代思想探索主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B.政治变革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经济-高二历史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自1938年8月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1943年2月,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高三历史
1944年,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后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在为民主原则而奋斗”,这是因为他在延安看到[]A、政协会议B、整风运动C、土地革命D、“三三制”和人民普选-高三历史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的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旧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传教士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面临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本土信仰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英国传教士杨格非驴非1877年说:“我们来华不是为了开发资源,不是为-高二历史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高二历史
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晚清以来历次改革、革命的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所谓新民者,必非如心醉西风者流,蔑弃吾数千年之道德学术风俗以求伍于他人。亦非如墨守故纸者流,谓-高三历史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A.根本目的之争B.治国方略之争C.新旧道德之争D.政治体制之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高二历史
近代国人对西学的态度表现为A.主动效法→自主选择→被动接受B.互相交流→主动效法→自主选择C.互相交流→被动接受→自主选择D.被动接受→主动效法→自主选择-高三历史
西学东渐给近代中国思想以深刻的影响。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1866年底,洋务派筹备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30岁以下初通汉文并科甲正途出身的人,入馆专攻西学。此事引-高三历史
(20分)近代以来,伴随欧洲列强的政治和经济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抗争和探索。材料一“近年以来,银价之贵,州县最受其亏。而银商因缘为奸,每于钱粮紧迫之时倍抬高价。-高二历史
(10分)【历史一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到19世纪30和4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与英国的激进民主派都感到上当受骗了,他们曾在各自的国家里,以起义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强行发动一次-高三历史
1940年,《城市之羞》一书出版,把矛头直接指向()A.议会上院B.议会下院C.政府政治腐败D.托拉斯不法行为-历史
自由民权运动的斗争内容不包括A.要求开设民选议会B.要求实行君主立宪C.要求进行资产阶级革命D.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高二历史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潮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工人人数迅猛增长B.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C.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建立D.罢工次数增多,规模变大-历史
(2009年1月济宁市高三期末质检32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历史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高二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救国思想的成熟③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共和观念的普及A.①②B.③④C.①③D-高二历史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高三历史
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贵任内阁制,进行这一改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革命党人进行政-高二历史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孙中-历史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高三历史
(08-09上临沂市高二期末考试样题28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简明学制图注①: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注②: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属于社会基层的地方官学材料-历史
中国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激烈,说明()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力量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③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高二历史
民国期间,一位诗人写下了这样的挽联:“假冒共和虚名,别具肺肠同路易;倘讲君臣大义,有何面目见德宗?”这副挽联写的是[]A.蒋介石B.李鸿章C.慈禧太后D.袁世凯-高三历史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高二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民国成立后,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纷纷结党,一时政党林立,民国政党政治大张旗鼓地开幕了,以后不断演化。……在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时,-高三历史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历史
(浙江省五校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经历了艰辛、曲折。阅读下面图片,回答:(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代表人物。(4分)
(2)概括指出这些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的最主要共同点。(2分)
(3)说出图A、B、C、D所宣传的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
(2) 共同点:向西方学习(2分)
(3)图A: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1分)图B:倡导西学,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 图C:宣传“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1分)图D:宣传“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