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除了实验-物理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除了实验-物理
题目简介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除了实验-物理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克的配重若干个.(g=10m/s
2
)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 案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③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1.80
2.50
测木块重(N)
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2上做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2)现有下列器材:
A.6V蓄电池一组(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0.2A) 一只
C.直流电流表(0~0.02A) 一只
D.直流电压表(0~3V) 一只
E.直流电压表(0~100V) 一只
F.滑动变阻器(0~10Ω) 一只
G.滑动变阻器(0~500Ω) 一只
H.电阻箱(0~9999.9Ω,Im=0.1A) 一只
I.电键一只
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测量一只约0.6Ω电阻R
X
的阻值,所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电源、电键和导线外,还有:(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电流表选______; 电压表选______;R
1
选______;.R
2
选______;
②写出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来源:武清区模拟
答案
①比较两种实验方案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a中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很难控制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而b中拉动的是木板,弹簧测力计与木块相对静止,此时读数更准确.所以,更合理的方案是b.
②根据公式:f=μFN,FN=mg,得:
μ=
F
N
f
=
class="stub"mg
f
.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图象如右
μ=
F
N
f
=
class="stub"2.5
10
=0.25
(2)①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使指针尽量偏转到
class="stub"1
3
~
class="stub"2
3
之间;电阻箱的电流是0.1A,所以要选择0.2A的电流表B;电源的电动势6v,所以电压表选择量程为3V的电压表D;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要选择小电阻,所以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的H.
②测量电阻的表达式
R
x
=
class="stub"U
I
-R
.
(1)①B;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②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图象如右;μ=0.25
(2)①B D H F;②
R
x
=
class="stub"U
I
-R
1
上一篇 :
如图所示,结点O在三个力作用下
下一篇 :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物体质量为m,跟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匀速运动,从物体到边缘开始,到物体下落为止,在此过程中,物体保持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木楔A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作用在木楔A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的推动下,木楔A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上滑-物理
质量为m的铁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μmgB.μ(mg+Fsinθ)C-物理
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共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B,则两球静止-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一个处于伸长状态的弹簧,上端固定,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弹簧拉引着质量为m的物块保持静止.若将斜面倾角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物块受到各力的变-高三物理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已在图中画出了它们的图示.O是橡皮条的一个端点,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1N.(1)用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______.(-物理
如图为“电流天平”,可用于测定磁感应强度.在天平的右端挂有一矩形线圈,设其匝数,底边cd长,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待测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当线圈中通入如图-高三物理
(12分)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角,有一带电量为,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当静止时,细线恰被拉成水平方向,重力加速为g,求:(1)小球的-高二物理
“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是怎样保证了力F是力F1、F2的合力?-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h的正方形线圈A,其电流I大小方向均固定不变,用两条长度恒为h的细绳静止悬挂于水平长直导线CD的正下方.当导线CD中无电流时,两细绳中张力均为T,当通过C-物理
欧阳瑞雪同学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1)他的实验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物理
(2011·北京西城区抽样)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A.F1=10NF2=10NB.F1=20NF2=20NC.F1=2NF2=6ND.F1=20N
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E=1.0×102V/m竖直向下的电场,长L=0.8m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5kg带电q=5×10-2C的小球.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在A点无初速度释放,-高
质量为M、长为3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高三物理
一位同学做引体向上运动时,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两臂夹角为60°,已知该同学体重60kg,取g="10"N/kg,则每只手臂的拉力约为()A.600NB.300NC.150ND.
(1)如图所示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cm.(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物理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两物体,已知A、B两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8N和4N,若一水平力F=6N作用于A物体时,此时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水平力作用于B时,则A受到-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分别做以下运动:(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运动;(2)在光滑斜面上做向上的匀速运动;(3)做竖直向-物理
如图所示,夹在两板间的物体静止不动,当拉力逐渐增大时,作用于物体的静摩擦力()A.方向可能竖直向上B.方向可能竖直向下C.大小可能为零D.大小恒为mg-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两带电小球A、B,质量均为m,电量分别为-3q和﹢q,用两根长度相等的绝缘细线相连悬挂于天花板上.若在两小球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则平衡时两小球及连线-物理
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7N,3NB.5N,3NC.9N,0D.17N,0-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挂在车顶上,将小球拉至细绳成水平方向后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小球到达细绳成竖直方向-物理
(09·海南物理·1)两个大小分别为和()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A.B.C.D.-高三物理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OB把电灯拉至图中位置,电线OA与天花板夹角为60°.若要使细线OB所受拉力最小,则细绳OB与OA的夹角θ应为()A.60°B.30°C.120°D.90°-物理
如图,质量为4kg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物块放在木板上,它们之间有摩擦,木板足够长,最初两者都以4m/s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当木板的速度为向右2.5m/s时-物理
(2010·上海物理)如图,固定于竖直面内的粗糙斜杆,在水平方向夹角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杆上,在大小不变的拉力作用下,小球沿杆由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为使拉力做功最小,拉-高三物理
(2011·广东理综·T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
如图所示,一斜面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为广直角三角形.物块B被一与水平面成θ角的外力挤压在斜面体的右侧面上,当外力的大小为F时,物块B刚好不能下滑,此时斜面体处于静-物理
(2011·苏州模拟)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不计,-高三物理
有两个力,一个大小是10N,另一个大小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A.5N;B.10N;C.12N;D.15N.-高二物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物理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B.重力、物体吸引地球的力C.重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重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物理
一个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若用一个与斜面垂直的力F作用在物体上,它仍然静止,如图所示.现使力F略有增加,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的重力略有增大;B.物体与斜面间-高一物理
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受到斜面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的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高一物理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是30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可能为()A.10N、10NB.20N、40NC.200N、200ND.700N、720N-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两上下底面平行的滑块重叠在一起,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物理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一些实验步骤:A.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将两条细绳接在橡皮条的另一端B.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描下橡皮条结点的位置OC.记-高一物理
(6分)如图,手拉着小车静止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坡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2.6kg,求:(1)绳子对小车的拉力(2)小车对斜面的压力(3)如果绳子突然断开,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行李箱重100N,手对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A.20NB.80NC.120ND.180N-物理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均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它们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A.三者相同B.乙最大C.丙最-物理
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A.0B.1NC.5ND.7N-高二物理
如图所示,用力F把物体紧压在墙上不动,当F增大时,关于墙对物体的压力F1和摩擦力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C.F1减小,F2不变D.F1增大,F2不变-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砝码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一切摩擦.现将两滑轮移开一点,使两滑轮距离增大,则重新平衡后,C砝码的高度A.仍不变B.升高一些C.降低一些D.都有-高一物理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体,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大小及滑轮的摩擦,人手离滑轮到竖直高度始终为h,所-物理
作用于同一质点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20N、15N,它们的方向可以变化,则该质点受到的两个力的合力[]A.最大值是35NB.可能是0NC.最小值是5ND.可能是20N-高一物理
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要横渡流速为8m/s的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河宽为60m,则过河的最少时间为10sB.船不能渡过此河C.船能行驶到正对岸D.船用最短时间过河时,船对-物理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学生有如下操作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将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其中不完整的步骤是______请补充完整______.A.只用一个弹簧秤,-物理
(1)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物理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走路前进时,脚受到的地的摩擦力方向也向前B.擦黑板时,静止的黑板受到的摩擦为滑动摩擦力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最大静摩擦力就是物-高一物理
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摩擦力的方向有可-高三物理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除了实验-物理
题目详情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1(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1(b)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克的配重若干个.(g=10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 案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③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2)现有下列器材:
A.6V蓄电池一组(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0.2A) 一只
C.直流电流表(0~0.02A) 一只
D.直流电压表(0~3V) 一只
E.直流电压表(0~100V) 一只
F.滑动变阻器(0~10Ω) 一只
G.滑动变阻器(0~500Ω) 一只
H.电阻箱(0~9999.9Ω,Im=0.1A) 一只
I.电键一只
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测量一只约0.6Ω电阻RX的阻值,所采用的实验电路如图3所示;
①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除了电源、电键和导线外,还有:(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电流表选______; 电压表选______;R1选______;.R2选______;
②写出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
答案
②根据公式:f=μFN,FN=mg,得:μ=
③图象如右
μ=
(2)①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使指针尽量偏转到
②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
(1)①B;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②木块的重力、每次拉木板时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
③图象如右;μ=0.25
(2)①B D H F;②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