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我所认识的易中天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问:“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后的最大感触是什么?”答:“最高兴的是从今以后有很多的书可以看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我所认识的易中天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问:“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后的最大感触是什么?”答:“最高兴的是从今以后有很多的书可以看了-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我所认识的易中天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问:“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后的最大感触是什么?”答:“最高兴的是从今以后有很多的书可以看了-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我所认识的易中天
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问:“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后的最大感触是什么?”答: “最高兴的是从今以后有很多的书可以看了。”
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痛苦。在长达十多年的封闭中,对一个想读书又无书可读的有志青年,这种折磨恐怕不为一般人所能够理解。中天生在书香家庭,其父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几百首唐诗、宋词早就烂熟于心,文学功底极好。但时逢动乱年代,除了“红宝书”再无新知识的补充,其心境可以想见。当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能有读不完的书时,中天正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那种喜悦兴奋之情,实在无以言表。
1990年8月初,我到武汉出差,顺道去看了看中天老弟。他1975年离开莫索湾,算起来已整整15个年头没有见面了。在我的想象中,一个已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且颇有些名气的大学副教授,理应有个明窗净几、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料跨进武大南三区他住的教工宿舍,我便大跌眼镜,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徒四壁,唯书而已。”
我爬上二楼,从迎面敞开的大门内,一眼就看到易中天只穿着一条短裤,一件背心,正趴在一个旧竹床上奋笔挥毫。大概是我的身躯挡住了光线,他这才抬起头来,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忙收拾纸笔叫道:“是哪股风把你老兄吹来了?你先坐,我去烧水泡茶。”
我见一个大竹床横在厅中后,行动已经不便,顺势就坐在了竹床上。环顾四周,只见水泥地面上已经坑坑洼洼,天花板和墙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驳,然而给我印象极深的是,除迎着大门和厨房一面墙外,其他三面的墙边,都放的是书架。这些书架也很奇特,无窗羌门,上顶着天花板,下立在地面上,像图书馆的书架一样敞开着。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类书籍。粗略看了看,古今中外的名著,诸子百家应有尽有。特别是美学、人文、历史、宗教、法律书籍格外显眼。随手抽出两本,明显留有阅读过的痕迹。有很多书都磨出阅读多次后的毛边来,绝不是现今的某些款爷们为点缀气氛的摆设。
15年不见,中天显得清瘦而黑,人也好像矮了许多。我开玩笑说:“真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这么热的天,你还写得下去么?”
“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动笔,欲罢不能!我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写4000字以上,如果无应酬,每天7000字没有问题。”
我和他走进厨房,在那用红砖水泥砌成的灶台上,油盐酱醋瓶和碗筷都堆成一片,连个碗柜也没看见。也不知道他从哪个罐罐里抓出半碗绿豆和米在水池上冲洗。
“老兄远道而来,搞的是突然袭击,没有什么好招待,咱们煮点绿豆稀饭,就几样剩菜,喝两盅,如何?”
两杯酒下肚,谈及在新疆的往事及分手后众兄弟们的去向,不免感叹唏嘘。我又问及他的近况,中天说:“苏轼词云,'常恨此身非我有',我现在即深为此苦恼。我爱人李华在《湖北劳动人事》杂志当编辑,每天早出晚归,家务和小女贝贝都要由我'主管'。系里行政事务繁多,教学科研亦不敢懈怠,各处又常来约稿,却之不恭,案头积稿盈尺,唯恨无分身之术耳。不瞒老兄,这几年来,我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唯有与书稿相伴尔。不过,倒是欢迎你们便中来家小酌。”
现在想来,1990年前后的易中天,正如启功前辈的调侃诗:“中学生,副教授。名虽扬,实不够。博不精,专不透。高不成,低不就。”中天正处在这样的矛盾中。当时中天的办法是“生产自救”。一个教书匠只好“挥笔动墨”,他陆陆续续写成的《帝国的惆怅》《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品人录》《读城记》等,大约都是这十几年的“产品”。特别是近年来的一部《品三国》,使他名满天下。各类媒体把易中天炒得沸沸扬扬。但又有谁知道易中天这前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呢?这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对于年近六旬的易中天,又岂是十年寒窗?
1990年一别,转瞬又是十五六年,这期间,我们断断续续有些电、信来往。互道一声平安,但各人忙着各人的事,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特别是这两年已经无法取得联系。我知道,他是太忙了! 前几天,我在中天网上见到他的一段话:“退休后,住到别的地方去,到厦门大学是见不到我的……书房里,哪怕是这书房不大,但四周放着自己喜欢的书,很温馨闲适,我可以睡到自然醒,起来以后喝自己喜欢的荼,写一点东西,我估计这是我们这类人最愿意的生活。”
如果真能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小酌之日。(节选自朱牧生《我所认识的易中天》)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易中天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他从小就接受 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
B.易中天在武大时生活可谓“家徒四壁”,十分贫穷:大竹床只能放在厅中,厅中水泥地面坑坑洼 洼,天花板和墙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驳。
C.易中天作为武汉大学的副教授,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古今中外、诸子百家均有涉猎,特别是对 美学、人文、历史、宗教、法律等方面意兴更浓。
D.本文主要是写易中天酷爱读书、酷爱写作的精神品质。青年时代的易中天把读书当做自己的 精神食粮,步人中年的易中天则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人生要务。
E.易中天颇有中国古代文人的某些特点:不嗜名与利,坐爱诗酒茶。但他为人却有点不太地道: 老朋友多年不见,他却只用“绿豆稀饭”来招待。
2.本文为什么要从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落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结尾写道:“如果真能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小酌之日。”请问:其中的“这样”具体指代的是什 么?你对这个结尾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中天在谈及自己近况时引用了苏轼的诗句“常恨此身非我有”,请概括说明易中天这样说的原因;根据你对易中天的了解,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专项题
答案
1.BE
2.①受到著名主持人杨澜的采访,说明易中天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这样写能够引起读者阅读本文而急于了解易中天其人的强烈兴趣;
②通过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的一问一答来直接揭示本文所写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酷爱读书;
③这样写用笔极为简省,而又能如上所述,可谓一箭双雕。(意思对即可)
3.“这样”是指易中天还是原来的易中天:并没有飞黄腾达,还是酷爱读书和写作,还是喜爱温馨闲适、喜爱品茶小酌。这个结尾既是对易中天以往人格的肯定和赞美,也是对易中天成为名人之后人格的一种期待。(意思对即可)
4.易中天在谈及自己近况时引用苏轼的词句“常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说:遗憾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事务和社会应酬,常常使得自己身不由己,无法抽身去做自己本性喜欢的事。①从全文看,易中天既是个酷爱读书、酷爱写作的人,又是个喜爱温馨闲适、喜爱品茶小酌的人;②文本之外有关易中天的评价,诸如其做学问、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均可。(意思对即可)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下一篇 :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2分)青春之门赵东①我是一个喜欢在人家门前徘徊的孩子,无意间看见的小花猫或蓝风铃什么的,都会引逗得我在人家门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双眼-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绵竹年画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年画齐名,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汗血马魏继新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暗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被烧得通红后,又仿佛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15分)废墟的辉煌刘上洋真没有想过,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废墟。我们乘车从一个叫美女城的小镇前往罗马。早就听说罗马是一件精致的建筑艺术作-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斑驳的墙壁上,苔藓丛生,悠闲的常青藤爬满回忆,地上的方形石块已经磨平;街角的一家老店,让你不经意间与历史遭遇……②冯骥才逛完巴黎发出赞叹:-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你利用花,花也利用你我们为何给人送花?赠人以花可表达抚慰之情或柔情蜜意,也可用于恭喜庆贺或请求宽恕。我们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种强大的心-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①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小题文化散文的关键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物联网时代”正逼近如果说英特网实现了全球几亿用户的“信息”互联,那么“智能互联建筑”则实现了某一网络内“物理设备”的互联。无论是“智能互联城-高三语文
简答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公爵夫人知道野猪出没的地方;她下马两手拿着一支尖利的标枪站在那里。公爵和堂吉诃德也下马站在她两旁。桑丘跟在全伙猎人的最后;他不敢撇下灰-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中西医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西两种医学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到了近代。尽管西医的实验研究有着巨大的先进之处,但是当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正以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薛范(中国音-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陪衬人埃米尔•左拉在巴黎,一切都能出卖:愚笨的姑娘和伶俐的女郎,谎言和真理,泪水和微笑。杜朗多是一位百万富翁,具有独创精神。一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人们习惯于以“我”为是非标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吴良镛:为中国建筑求索早年投身抗战,目睹国破家亡,吴良镛立志家园重建。他秉持“谋万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营国”的事业精神,把毕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2分)果戈理:不死的魂灵尤里·马恩2009年4月1日,俄罗斯迎来了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的200周年诞辰。斯人已逝,但并未被世人所遗忘。果戈-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寂寞是学术的左膀右臂彭兰成黎明做学术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科研能力,还需要有崇高的学术道德和修养-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处分汤其光夏季的雨是头急脾气的驴,说下就下。这不,刘庄村因为背靠河,两三场大雨过后便漂了起来,整个村泡在了水里,把村委会主任张-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题目。(9分)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沈祖炜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袁行霈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自然与古典范曾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之所以数千年不倒,有其文化血脉上的根源。在历史朝代的更迭转换之中,中-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后面题目。(25分)黄昏萨特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第小题3分)①所谓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谜样的性格契诃夫头等客车的单间车房。一个俊俏的小女人在蒙着深红色丝绒的长沙发上半躺半坐着。她手里使劲攥紧一把贵重的毛边扇子,扇-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英国国防部研究出Wi-Fi穿墙雷达透过一英尺厚的墙壁,“看”到墙那边人的位置、移动速度和动向,甚至还可能根据细微的呼吸探测到静止不动的人,-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想起母亲鲍山宏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9分)随着信息科学和技术广泛地融入教育之中,21世纪的现代教育必将展翅高飞,迅猛发展。传统的电教技术如幻灯、投影、电视、录音、录像等与-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信使①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像三柄巨大的棱锥,将我所在的部队,托举到了离海平面五千多米的高度。10月,这正是平原上麦秸垛金-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16分)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莽莽荒原。但人类一出现,即使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总是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4分)白露为霜虞邯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猎猎的火-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倦的水张炜①总难忘这样的场景:干旱的地垄不见一丝水汽,庄稼的叶片垂下来,太阳烤了一天。暮色来临,绿色的叶片还没能在夜气里舒展。土地多-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钱伟长:科学巨子传奇人生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高三语文
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人文”之“人”,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人”;“文”应是-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兽国黄昏【美】艾伯特·马尔兹十三岁的查理掌心里掂着一枚手榴弹。等汽车离开,他就把那枚致命的飞弹高高地投到空中。飞弹正落在汽车顶上,爆炸开来-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各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高二语文
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他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描写,嘲讽了“套中人”的形象。《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的爱情为线索,展-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消费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文化中,为少数精英阶层所独占,具有明显的阶层特点。在现代背景下,艺术消费呈现一种大众文化趋向-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14分)“深蓝”的胜利意味着什么?[美]戴森1997年5月,人类的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被软件程序“深蓝”击败,这一事件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发展步-高一语文
大姐上班的银行里有一部提款机,邻近小区居民常隔两天便过来取个五十、一百的,有一个抱着小宝宝的少妇吸引了她的注意。宝宝大概一两岁吧,正是咿呀学语、到处乱摸的年龄,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在实-高三语文
文学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下列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玛丝洛娃在狱中看见聂赫留朵夫,告诉他她被主人赶了出来,孩子死了。她不愿意提那-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萧乾先生印象刘炳善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醢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我所认识的易中天前不久,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问:“你考取武大研究生以后的最大感触是什么?”答:“最高兴的是从今以后有很多的书可以看了-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精神上的痛苦。在长达十多年的封闭中,对一个想读书又无书可读的有志青年,这种折磨恐怕不为一般人所能够理解。中天生在书香家庭,其父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几百首唐诗、宋词早就烂熟于心,文学功底极好。但时逢动乱年代,除了“红宝书”再无新知识的补充,其心境可以想见。当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能有读不完的书时,中天正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那种喜悦兴奋之情,实在无以言表。
1990年8月初,我到武汉出差,顺道去看了看中天老弟。他1975年离开莫索湾,算起来已整整15个年头没有见面了。在我的想象中,一个已在国内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且颇有些名气的大学副教授,理应有个明窗净几、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料跨进武大南三区他住的教工宿舍,我便大跌眼镜,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徒四壁,唯书而已。”
我爬上二楼,从迎面敞开的大门内,一眼就看到易中天只穿着一条短裤,一件背心,正趴在一个旧竹床上奋笔挥毫。大概是我的身躯挡住了光线,他这才抬起头来,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忙收拾纸笔叫道:“是哪股风把你老兄吹来了?你先坐,我去烧水泡茶。”
我见一个大竹床横在厅中后,行动已经不便,顺势就坐在了竹床上。环顾四周,只见水泥地面上已经坑坑洼洼,天花板和墙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驳,然而给我印象极深的是,除迎着大门和厨房一面墙外,其他三面的墙边,都放的是书架。这些书架也很奇特,无窗羌门,上顶着天花板,下立在地面上,像图书馆的书架一样敞开着。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类书籍。粗略看了看,古今中外的名著,诸子百家应有尽有。特别是美学、人文、历史、宗教、法律书籍格外显眼。随手抽出两本,明显留有阅读过的痕迹。有很多书都磨出阅读多次后的毛边来,绝不是现今的某些款爷们为点缀气氛的摆设。
15年不见,中天显得清瘦而黑,人也好像矮了许多。我开玩笑说:“真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这么热的天,你还写得下去么?”
“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动笔,欲罢不能!我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写4000字以上,如果无应酬,每天7000字没有问题。”
我和他走进厨房,在那用红砖水泥砌成的灶台上,油盐酱醋瓶和碗筷都堆成一片,连个碗柜也没看见。也不知道他从哪个罐罐里抓出半碗绿豆和米在水池上冲洗。
“老兄远道而来,搞的是突然袭击,没有什么好招待,咱们煮点绿豆稀饭,就几样剩菜,喝两盅,如何?”
两杯酒下肚,谈及在新疆的往事及分手后众兄弟们的去向,不免感叹唏嘘。我又问及他的近况,中天说:“苏轼词云,'常恨此身非我有',我现在即深为此苦恼。我爱人李华在《湖北劳动人事》杂志当编辑,每天早出晚归,家务和小女贝贝都要由我'主管'。系里行政事务繁多,教学科研亦不敢懈怠,各处又常来约稿,却之不恭,案头积稿盈尺,唯恨无分身之术耳。不瞒老兄,这几年来,我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唯有与书稿相伴尔。不过,倒是欢迎你们便中来家小酌。”
现在想来,1990年前后的易中天,正如启功前辈的调侃诗:“中学生,副教授。名虽扬,实不够。博不精,专不透。高不成,低不就。”中天正处在这样的矛盾中。当时中天的办法是“生产自救”。一个教书匠只好“挥笔动墨”,他陆陆续续写成的《帝国的惆怅》《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与女人》《品人录》《读城记》等,大约都是这十几年的“产品”。特别是近年来的一部《品三国》,使他名满天下。各类媒体把易中天炒得沸沸扬扬。但又有谁知道易中天这前几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呢?这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对于年近六旬的易中天,又岂是十年寒窗?
1990年一别,转瞬又是十五六年,这期间,我们断断续续有些电、信来往。互道一声平安,但各人忙着各人的事,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特别是这两年已经无法取得联系。我知道,他是太忙了! 前几天,我在中天网上见到他的一段话:“退休后,住到别的地方去,到厦门大学是见不到我的……书房里,哪怕是这书房不大,但四周放着自己喜欢的书,很温馨闲适,我可以睡到自然醒,起来以后喝自己喜欢的荼,写一点东西,我估计这是我们这类人最愿意的生活。”
如果真能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小酌之日。(节选自朱牧生《我所认识的易中天》)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易中天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他从小就接受 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
B.易中天在武大时生活可谓“家徒四壁”,十分贫穷:大竹床只能放在厅中,厅中水泥地面坑坑洼 洼,天花板和墙面上的石灰早已斑驳。
C.易中天作为武汉大学的副教授,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古今中外、诸子百家均有涉猎,特别是对 美学、人文、历史、宗教、法律等方面意兴更浓。
D.本文主要是写易中天酷爱读书、酷爱写作的精神品质。青年时代的易中天把读书当做自己的 精神食粮,步人中年的易中天则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人生要务。
E.易中天颇有中国古代文人的某些特点:不嗜名与利,坐爱诗酒茶。但他为人却有点不太地道: 老朋友多年不见,他却只用“绿豆稀饭”来招待。
2.本文为什么要从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落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结尾写道:“如果真能这样,我们也许还有小酌之日。”请问:其中的“这样”具体指代的是什 么?你对这个结尾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中天在谈及自己近况时引用了苏轼的诗句“常恨此身非我有”,请概括说明易中天这样说的原因;根据你对易中天的了解,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受到著名主持人杨澜的采访,说明易中天是个很了不起的人,这样写能够引起读者阅读本文而急于了解易中天其人的强烈兴趣;
②通过主持人杨澜采访易中天的一问一答来直接揭示本文所写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酷爱读书;
③这样写用笔极为简省,而又能如上所述,可谓一箭双雕。(意思对即可)
3.“这样”是指易中天还是原来的易中天:并没有飞黄腾达,还是酷爱读书和写作,还是喜爱温馨闲适、喜爱品茶小酌。这个结尾既是对易中天以往人格的肯定和赞美,也是对易中天成为名人之后人格的一种期待。(意思对即可)
4.易中天在谈及自己近况时引用苏轼的词句“常恨此身非我有”,意思是说:遗憾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事务和社会应酬,常常使得自己身不由己,无法抽身去做自己本性喜欢的事。①从全文看,易中天既是个酷爱读书、酷爱写作的人,又是个喜爱温馨闲适、喜爱品茶小酌的人;②文本之外有关易中天的评价,诸如其做学问、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均可。(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