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高三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成 都 滋 味
陈建功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于有时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突然就使你感动起来,激动起来,
乃至可以顿悟这座城市的神韵
,品出这座城市的滋味,立马有了那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比如北京之于我,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是丽日下盘旋于蓝天发散着嗡嗡哨音的鸽群,是关学增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北京琴书,是居高临下直议朝政、挥斥方遒、言语机锋的“的哥”……有一回,和一位“的哥”侃得开心,结账时说:“哥们儿,今天给您28块算是我赚啦,坐了您的车,还听了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单口相声专场!”那“的哥”忙说:“两赚!两赚!我赚了您28块,还当了一路的蒙代尔、戴相龙呢!”北京滋味并不仅只在景观、风情,而是渗透在北京性格里——夸张、夸饰,不管是豪门巨子还是升斗小民,都那么优越、自信,自得其乐中,洋溢着君临天下的自豪。
我爱北京并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而我为成都所倾倒,却似乎是须臾之间的事情。我曾经沿着成都一条大街一路走去,在这个茶楼望一眼,到那个茶楼待片刻。只记得处处人声鼎沸,横七竖八地摆放的矮矮的竹椅上,横七竖八地坐着茶客们。掺茶的手提尖嘴铜壶,跳芭蕾一般在茶客间转悠。那时只是感叹,成都人的“龙门阵”可真火爆啊,猛一看还以为整条街的老百姓都来开会议事呢。我默然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成都滋味的最好注脚。“安逸”,就是成都的哲学。在某些人眼里,这哲学或许就是慵懒与无为的代名词,而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因了这哲学,使成都人无心纠缠于无谓的争斗,也绝不沉湎于高堂讲章。他们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便地震来袭,洪水滔天,他们依然要过得爽、过得美,这难道不就是成都人的魅力?难道不也正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吗?
这一刻,成都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安逸的成都,要过舒心日子的成都。或许,这就是我终于悟到的成都滋味?
“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成都。
成都遭受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下属的都江堰,昔日簇新的楼宇已经布满了裂痕,更有地震遗址上那满目疮痍的建筑,想起地动山摇中绝望的呼喊和惨烈的奔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然而我到了名为“勤俭人家”的灾民安置点,看到了那些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暂且栖身的人们时,我忽然为自己惭愧起来。
如果没有那些活动板房,你能看得出他们是灾民吗?没有沮丧,没有失望,每个人都活得平静而安详。老人们在喝茶,孩子们在嬉戏,也有不少男男女女在打麻将。不远的地方,在举行灾区群众的自行车大赛,喝彩声、锣鼓声阵阵传来。我这么说,绝不想粉饰他们过得如何幸福美满,也无意遮掩他们或有怨言和不满,甚至可能还有愤懑。但他们使我感到羞愧,因为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充分展示着成都人的坚韧与达观。
那一天,从“勤俭人家”出来,来到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擎一把布伞,流连于古风浓郁的街区,一边赞叹成都建设者的匠心独具,一边思索着成都性格的源流。渐渐地,一幅发生在北京,一幅发生在成都的历史图景拼贴到了一起。在北京,因民国的到来而断了钱粮的八旗子弟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到天桥的游艺场唱起了单弦岔曲,尽管他们都说不过是来玩玩,言语中已经开始了落魄者的不甘和失意者的自嘲,这就是北京滋味的开始。而几乎在同一个时代,自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后永留成都少城生息的八旗兵遗少们,也不能再靠习武骑射领取钱粮为生,他们养成的少城子弟的安逸洒脱之风,渐渐由宽窄巷子吹向了里闾街肆……这会不会又是成都滋味的一个源头呢?(本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作者认为对城市滋味的感受,并不决定于你生活在这个城市时间的长短和熟悉程度,有时在很短的时间,一件事,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等就会使你深深体会到。
B.在“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言语机锋的‘的哥’”这段文字中,作者铺陈排比,形象、生动、准确而细微地说明了作者对北京滋味的美好感受及依恋。
C.文章第三段作者感叹成都人“龙门阵”的火爆,“以为老百姓来开会议事”,作者对此“默然”,从这些带有讽刺意味的幽默词句中,可看出作者对成都人的生活颇有一些微词。
D.看到地震遗址上那满目疮痍的建筑,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面对暂且栖身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的人们,我忽然为自己惭愧起来,因为我为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到惭愧。
E.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所思所感”:“感”的是街区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缊,以及建设者的智慧;“思”的是成都滋味与北京滋味的养成似乎在源流上有某种“默契”。
小题2:文章划线句中的“神韵”该如何理解?成都的神韵又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题为“成都的滋味”,却从北京写起并多次提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CD
小题2:“神韵”指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状态。成都的神韵体现在成都人安逸、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坚韧与达观等精神状态上。
小题3:
(1)作为引子,引出成都。
(2)因为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时间长,对北京的滋味感受较深,提到北京应属自然之理。
(3)北京和成都有相似点:作者认为他们作为城市性格的源流可能相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易满足、较乐观等。
(4)意在对比,通过两相比照,可使读者更鲜明地感受两个城市的滋味,同时也印证了作者的所说的“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5)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文化内涵更为厚实。
小题1:C项错在“讽刺意味”“颇有一些微词”,作者认为那是成都人的魅力,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D项错在不是“因为我为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到惭愧”,使他惭愧的是“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小题2: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上一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萧乾
下一篇 :
下面三句话分别出自哪位文学形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时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化是什么吴子长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什么是文化?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学历、文凭、职称、文章、著作等等。是的,这些与文化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高三语文
很多时候,节约并不完全是为降低成本,严格说来,它是一种意识,是境界和习惯的产物。节约首先是对企业负责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对集体的财物毫不珍惜,甚至任意(m),(n)挥霍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6分)日前,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在评价“《喜羊羊》导演对话《功夫熊猫》导演”活动时说:“‘对话'不对等。‘喜羊羊’对‘功夫熊猫’,为时尚-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不毁灭的背影沈从文“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君子”在这个时代虽稀有难得,也就像是不切现实。惟把这几句作为佩弦先生①身后的-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语文
文学名著阅读(10分)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袋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承被家奴告密,-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性善论和中国的人治如果说西方是沿着防范人的恶来设计它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话,中国则是按照性善论来展开自己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理念的。中-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大度读人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高一语文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吟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高一语文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高三语文
甭提了,装修那滋味儿!建材店十家百家找不着便宜的一家,材料千种万种选不到满意的一种。直到累了急了豁出去了,说,好赖就它了,便拉回一大捆地板革,给地面披一件带花的奶-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排球不是美国女排姑娘的全部梦想南方周末:郎指导,你觉得作为美国女排主教练,是你改变了美国队还是美国队改变了你?郎平:不同的文化使得执教美-高二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戏剧需要激情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高三语文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请写出一个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的名称,并对该故事中诸葛亮表现出的智慧加以点评,50字左右。(4分)-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珍惜愤怒毕淑敏小时候看电影,虎门硝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长大后当了医生-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冷夏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世界上最坚强的动物是什么?最近,欧洲空间局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无人太空舱所获得的航天实验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坚强的-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大师的由来[法]安·莫洛亚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6日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此次“神七”发射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中国航天员将首次-高一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阅读课文《我有一个梦想》节选段落,回答下面问题。(23分)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西南联大的闻一多闻一多在联大中文系讲楚辞、古代神话和唐诗三门课,立论新颖,考证严密,深受学生欢迎。他的古代神话课,图文并茂,用整张的毛边纸-语文
柔弱的人契诃夫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谁是谁的痛①几年来,父亲从没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因为去一次需步行好几里的山路,然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父亲-高三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植物染发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人就学会了用一些天然植物色素,如苏木、茜草、紫草茸等进行简单的染发。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们已开始使-语文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①东施没-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生态道义观认为,传统伦理学仅承诺对人而言的善,而不承认人之外的生命或非生命形态的善,这种关于“善”的观念并不充分。施韦兹认为,善的观念应扩-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在宗旨上,她既以为这没有什么下不去的地方,那么在方法上她就得厉害一点,不能拿钱打水上飘;干什么说什么。这需要眼光,手段,小心,泼辣,-高二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生命的日子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②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烦恼、苦闷常常像夏-高三语文
数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艾尔多斯-莫迪尔不等式”:设P为△ABC内部或边界上一点,P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PD、PE、PF,则PA+PB+PC≥2(PD+PE+PF)。请用汉语言文字准确表述该不等式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那些柔软的或坚硬的时光徐怀谦①“柔软时光”四个字,大约是属于丽江古城的专利。漫步在商铺林立、灯红酒绿的丽江古城,不时会有“柔软时光”、“一-高三语文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浑然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奇伟的声音,多么壮-高二语文
正在读高三的小黄对门将要搬的是父亲的一个年轻同事李明。接连十天,李明装修房子弄出的噪音都响到晚上12点后,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也堆放在本就不宽的楼道里,不仅气味-高三语文
重庆有位八旬的老爷爷给乘车让座者发红包,每个红包是2元钱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印着:“感谢您高风格的让座和爱心!”如果你是在公车上为老爷爷让座的中学生,拿到这个红包,你会-高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改革开放初期,“西方中心论”在学术界有相当市场,它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流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高三语文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5分)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高三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安福学①在兰州穿城而过的古老黄河上,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图画,它像是远古的图腾,又像-高二语文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面是两张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请分别写两句不超过15字的宣传标语。(4分)-高一语文
将下列语句的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便上下文语意贯通。(4分),而只能是让负面的心情污染了旅游。①如果你在生活中已然失去了停下来哪怕十分钟②去的景点多了,从从容容的思考就-高二语文
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语文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语文
下面这张便条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6分)张老师:我试着写了一篇作品,送请您拜读,但您不在,只好把文章留在您桌上,明天我再登门赐教。能得到您的指点,我将-高二语文
请按以下要求介绍你高中阶段学习过的一位外国作家。要求:(1)开头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句子;(2)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3)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4)语言简洁,观点明确;不少-高一语文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高三语文
下面是关于“网络购物”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6分)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稳步增长,①,电子商务也随之不断发展。网-高三语文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你熟悉的一个名胜,如萝卜潭、庐山、鄱阳湖、泰山等要求:(1)使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有一处使用设问或反问;(3)最后要有一个-高三语文
下面是一则应用文,其中有四处错误或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予以修改。(4分)①招领启示②本人今日早晨在我校风华路上拾得“大一中”牌黑色钱夹一个,③内有人民币七十五元。④请失主速-高二语文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高二语文
右图是一组真实的照片。二十年前奶奶推着孙子,20年后孙子推着奶奶,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地点。请紧扣画面细节,续写下面一段话,不超过100字。(5分)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年匆匆-高三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成都滋味陈建功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高三语文
题目详情
成 都 滋 味
陈建功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市的感觉;不难,在于有时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突然就使你感动起来,激动起来,乃至可以顿悟这座城市的神韵,品出这座城市的滋味,立马有了那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比如北京之于我,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是丽日下盘旋于蓝天发散着嗡嗡哨音的鸽群,是关学增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北京琴书,是居高临下直议朝政、挥斥方遒、言语机锋的“的哥”……有一回,和一位“的哥”侃得开心,结账时说:“哥们儿,今天给您28块算是我赚啦,坐了您的车,还听了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单口相声专场!”那“的哥”忙说:“两赚!两赚!我赚了您28块,还当了一路的蒙代尔、戴相龙呢!”北京滋味并不仅只在景观、风情,而是渗透在北京性格里——夸张、夸饰,不管是豪门巨子还是升斗小民,都那么优越、自信,自得其乐中,洋溢着君临天下的自豪。
我爱北京并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而我为成都所倾倒,却似乎是须臾之间的事情。我曾经沿着成都一条大街一路走去,在这个茶楼望一眼,到那个茶楼待片刻。只记得处处人声鼎沸,横七竖八地摆放的矮矮的竹椅上,横七竖八地坐着茶客们。掺茶的手提尖嘴铜壶,跳芭蕾一般在茶客间转悠。那时只是感叹,成都人的“龙门阵”可真火爆啊,猛一看还以为整条街的老百姓都来开会议事呢。我默然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成都滋味的最好注脚。“安逸”,就是成都的哲学。在某些人眼里,这哲学或许就是慵懒与无为的代名词,而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因了这哲学,使成都人无心纠缠于无谓的争斗,也绝不沉湎于高堂讲章。他们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便地震来袭,洪水滔天,他们依然要过得爽、过得美,这难道不就是成都人的魅力?难道不也正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吗?
这一刻,成都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安逸的成都,要过舒心日子的成都。或许,这就是我终于悟到的成都滋味?
“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成都。
成都遭受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下属的都江堰,昔日簇新的楼宇已经布满了裂痕,更有地震遗址上那满目疮痍的建筑,想起地动山摇中绝望的呼喊和惨烈的奔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然而我到了名为“勤俭人家”的灾民安置点,看到了那些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暂且栖身的人们时,我忽然为自己惭愧起来。
如果没有那些活动板房,你能看得出他们是灾民吗?没有沮丧,没有失望,每个人都活得平静而安详。老人们在喝茶,孩子们在嬉戏,也有不少男男女女在打麻将。不远的地方,在举行灾区群众的自行车大赛,喝彩声、锣鼓声阵阵传来。我这么说,绝不想粉饰他们过得如何幸福美满,也无意遮掩他们或有怨言和不满,甚至可能还有愤懑。但他们使我感到羞愧,因为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充分展示着成都人的坚韧与达观。
那一天,从“勤俭人家”出来,来到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擎一把布伞,流连于古风浓郁的街区,一边赞叹成都建设者的匠心独具,一边思索着成都性格的源流。渐渐地,一幅发生在北京,一幅发生在成都的历史图景拼贴到了一起。在北京,因民国的到来而断了钱粮的八旗子弟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到天桥的游艺场唱起了单弦岔曲,尽管他们都说不过是来玩玩,言语中已经开始了落魄者的不甘和失意者的自嘲,这就是北京滋味的开始。而几乎在同一个时代,自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后永留成都少城生息的八旗兵遗少们,也不能再靠习武骑射领取钱粮为生,他们养成的少城子弟的安逸洒脱之风,渐渐由宽窄巷子吹向了里闾街肆……这会不会又是成都滋味的一个源头呢?(本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小题2:文章划线句中的“神韵”该如何理解?成都的神韵又是什么?(4分)
小题3:文章题为“成都的滋味”,却从北京写起并多次提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CD
小题2:“神韵”指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状态。成都的神韵体现在成都人安逸、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坚韧与达观等精神状态上。
小题3:
(1)作为引子,引出成都。
(2)因为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时间长,对北京的滋味感受较深,提到北京应属自然之理。
(3)北京和成都有相似点:作者认为他们作为城市性格的源流可能相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易满足、较乐观等。
(4)意在对比,通过两相比照,可使读者更鲜明地感受两个城市的滋味,同时也印证了作者的所说的“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5)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文化内涵更为厚实。
小题1:C项错在“讽刺意味”“颇有一些微词”,作者认为那是成都人的魅力,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D项错在不是“因为我为自己没能很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感到惭愧”,使他惭愧的是“他们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小题2: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