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人文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四 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欧洲出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分)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3分)
(2) 材料二中梁启超所归纳的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分别有哪些重大史实。(6分)
(3)欧洲的人文主义起源于什么时期?(2分)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这句话?(2分)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和“近代社会”分别指什么社会,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5分)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 思潮:人文主义。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欧洲启蒙运动。(5分)
(2) 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6分)
(3)时期: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为启蒙运动所继承与发展,人文主义发展到启蒙运动时成为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4)“中世纪”指封建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未能形成引起社会变革的阶级力量;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5分)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潮,再联系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两大事件。
(2)注意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具体是指
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联系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再注意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时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4)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指封建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点评: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12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上一篇 :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
下一篇 :
“knowyourself”的名言出自[]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共同点是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C.慨叹人生的无奈D.关注人和人类社会-高二历史
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的相同点有①都注重研究现实社会②都强调知识的重要性③都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④都强调人的精神修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高二历史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人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历史
下图是雕于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雕塑透露出女性体态丰盈,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其产生的原因有①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②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高二历史
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B.-历史
材料一平民主义者先假定了正义在于“平等”;进而又认为平等就是至高无上的民意;最后则说“自由和平等”就是“人人各行其意愿”。在这种极端形式的平民政体中,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历史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都具有相似的倾向,下列思想要素属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李贽共同倾向的是A.理性B.美德C.民主D.童心-高三历史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B.强调人的价值C.树立人的尊严D.注重人的道德-高二历史
苏格拉底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把智慧与感觉区别开来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C.开创了精神治疗术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高二历史
智者学派的出现[]A.是最早提出以神学来解释社会和自然的需要B.是强调知识就是道德的体现C.是希腊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D.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高二历史
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英文资料,发现了一个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yourself”的哲学命题,那么该哲学家极有可能是()-历史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为回答不出而被它吃掉。-高二历史
下列哲学家与其思想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赫拉克利特一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是一团永恒的火B.普罗塔哥拉一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高三历史
中世纪,西欧知识界强调:“人具有高度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这一思想体现了[]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B、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C、成熟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D、“主权在-高二历史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不同点是()A.强化神的作用B.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强调法律至上D.抹杀人性-高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美德就是知识”的意思-高二历史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主题是[]A.自然界B.客观事物的本质C.“神”的本质D.人和人类社会-高二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高二历史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具体科学结论都被证明是错的,但他创立的一门工具科学却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这是A.伦理学B.逻辑学C.形而上学D.几何学-历史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高二历史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高二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高二历史
希腊先哲的共同点是()①其主张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②都是在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③都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④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高二历史
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他们主张的共同点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B.忽视道德的追求C.强调人类的理性D.认为人生而平等-高二历史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A.“自由是天赐的”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自己,-高二历史
普罗塔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一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高二历史
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C.提出美德就是知识D.其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历史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塔戈拉这句名言体现的思想是[]A、禁欲主义B、蒙昧主义C、浪漫主义D、人文主义-高二历史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名言[]A.关注人类道德B.批评苏格拉底C.探究社会正义D.否定神的意志-高二历史
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秦汉文明D.古印度文明-高二历史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A.泰勒斯----西方的“哲学之父”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高二历史
(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高二历史
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斯多德-高二历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这一时期文化巨人迭出,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高三历史
古希腊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宗教D.传统神话-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贡献在于[]A.“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B.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C.动摇天主教会的权威D.为人类勾画出“理性王国”的蓝图-高二历史
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是①古代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②有些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③古希腊经济文化繁荣④雅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高二历史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高二历史
某古希腊先哲非常尊重他的老师,但对老师的观点又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他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高二历史
苏格拉底把古希腊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出“认识你自己”,把思考重点从自然引向自我②提出“知识即美德”,启发人们去追寻人生真谛③把古希腊哲学发-高三历史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①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高二历史
下列有关泰勒斯哲学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B.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C.创立了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D.是-历史
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人文主义的思想A.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B.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C.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D.大多数时候,落在-历史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高二历史
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这突出反映了[]A、古代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B、古代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C、古代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D、古代希腊城邦民主-高二历史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起源。(15分)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高三历史
下列观点不属于智者学派的是[]A.国家治理的好坏,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C.人应具有怀疑精神-高二历史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D.主-高三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人文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四 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欧洲出现了什么社会思潮?(2分)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3分)
(2) 材料二中梁启超所归纳的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分别有哪些重大史实。(6分)
(3)欧洲的人文主义起源于什么时期?(2分)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这句话?(2分)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和“近代社会”分别指什么社会,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5分)
答案
(1) 思潮:人文主义。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欧洲启蒙运动。(5分)
(2) 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6分)
(3)时期:人文主义起源于古希腊;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为启蒙运动所继承与发展,人文主义发展到启蒙运动时成为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4)“中世纪”指封建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未能形成引起社会变革的阶级力量;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5分)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潮,再联系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两大事件。
(2)注意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具体是指
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联系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再注意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时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并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4)结合所学知识,“中世纪”指封建社会,“近代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启蒙思想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点评: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12年高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