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阅读理解。元青花之谜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元青花之谜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九年级语文
题目简介
阅读理解。元青花之谜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阅读理解。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小题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2分)
作者从色调、发展、
、
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
应该
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3分)
小题4:如青花瓷一样,书法、戏曲、剪纸、德州黑陶等都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请任选一种(不限于题目)做一简要介绍,不超过100字。(3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小题1:(1)题材(2)造型(2分,每空1分)
小题1:示例:不能删去。“应该”一词表明作者推测朱元璋曾影响了瓷器的纹饰,删去“应该”就不严密了。(2分,意思对即可。不答理由不得分)
小题1:示例:因为元青花受到了汉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等三种文化的影响,其纹饰的题材与汉文化关系密切,其颜色、原材料、工艺与西域的波斯文化有关,造型的硕大与蒙古文化有关。(3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1:略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即可。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小题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小题1:语言通顺,能写出这种艺术的某方面特征即可。
上一篇 :
阅读《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
下一篇 :
阅读理解。(8分)细菌的繁殖力细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说明文阅读(12分)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①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九年级语文
阅读《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完成小题。(共8分)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韩彦文①一觉醒来,睁开双眼,看到透窗而入的阳光;工作累了,听听轻松舒缓的音乐;新买的衣服,摸起-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答题(11分)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0分)恐龙自述:请人类朋友记取我们的死亡教训胡玉梅我是怎么死的?究竟是病死,还是老死的,或是被我的敌人永川龙偷袭成功而死的……这些都不重要,-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吸波材料--电磁波的克星①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在机场,飞机航班曾因电磁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九年级语文
应县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九年级语文
阅读《酸化的海洋》,完成下面题目。(共8分)酸化的海洋①地球表面积的2/3被海洋覆盖,海洋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于陆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1/4被海洋吸收,这对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九年级语文
阅读说明文,完成问题。汉语遭遇“喀斯特”①我对汉语中与洞有关的词汇很感兴趣。②“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无人不晓。人们一般以为水滴石穿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水从高处落下的力量,对-九年级语文
落入凡间的精灵(4分)①无锡大剧院坐落在我国江南名城──无锡,隶属于无锡市太湖新城。大剧院占地面积约6.76万平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米,高度超过50米-九年级语文
阅读《云计算时代,安全更重要》,完成小题。(共7分)云计算时代,安全更重要王连海武鲁①从诞生以来,云计算1一直都是IT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现在,我们无论看网页、发微-九年级语文
阅读文段后,回答问题。(5分)我国目前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2分)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PM2.S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粗细还不到人的头发丝二十分之一。-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题目。(6分)杀死金鱼的凶手湘湘①金鱼是非常漂亮的观赏鱼,许多养过金鱼的小朋友都有过给金鱼喂食的美妙经历,也有一些小朋友发现,金鱼似乎永远不知道-九年级语文
超导磁浮列车(14分)①超导磁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石使车体上浮,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取推进动力的列车。超导磁浮列车的运行除了高速之外,还具有无噪音、无震动、省能-七年级语文
远离反式脂肪酸①路过西点屋,诱人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人们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力——吃一块奶油蛋糕吧。正在此时,你的脑袋也许会飘过一丝疑虑:公众近期关注的反式脂肪酸是不是-九年级语文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九年级语文
非凡的蜻蜓(10分)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七年级语文
阅读并回答问题。DNA证据也可以伪造(1)在调查刑事犯罪时,DNA证据都被视为“如山铁证”,被普遍用于证明嫌疑犯是否涉嫌犯罪以及释放被错误定罪的无辜者。可是,以色列科学家发-八年级语文
城市空中森林(4分)①在城市里,我们能看见许多摩天大楼,可是这些大楼不是住宅就是写字楼。而美国“尼科塔产品开发公司”设计的“城市空中森林”摩天大楼,则主要是为环保而兴建的-九年级语文
神奇的植物基因工程(5分)①植物基因工程是作物改良的新型技术,它解决了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为植物性状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②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改良花卉的颜色。自然-九年级语文
云南省号称“植物王国”,但看到的绿色与之并不相符。云南省只有西南部的森林长势良好,而中东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热河谷和干荒地区生态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在喀斯-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3分)从“尺素书”到“伊妹儿”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着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神奇的地声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共8分)①目前,熊胆产品的使用在中国引起争议。从现实情况看,人类使用熊胆产品并非是食用,也并非它是补品,而只因它是一种药物和保健衍生品。②-九年级语文
宣纸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满分16分)熊胆的悲剧(刘夙)⑴即使你不是一个动物权利保护主义者,当你听到在中国有几千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几乎不能动弹,它-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18分)2012年是世界末日吗?①网上一度流传这样的文字: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这一天当黑暗降临后,黎明便永远不会到-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0分)喜鹊告状这几年,喜鹊明显减少了,有人担忧再过些年孩子们可能连喜鹊也不认得了。1993年春,笔者采用路线调查法,从宁夏的彭阳到银川400千米-七年级语文
阅读《唐三彩》(马未都)(9分)①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②唐三彩的“三彩”,不是三种-九年级语文
阅读理解。(4分)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七年级语文
老南京文化寻踪——南京剪纸①作为南京的“工艺三宝”之一,南京剪纸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说到剪纸艺术,老南京人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它。过年换春联,要用剪纸;中秋节,家家点斗香-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①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要花多少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把-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王丽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九年级语文
(二)“万能”的3G手机①3G正式发放牌照——中国通信业一桩大事终于在2009年初尘埃落定。新通信时代来临,我们会发现,3G时代的手机不仅仅是手机,还是电脑、电视、直播中转器、导-九年级语文
(二)苔痕上阶绿(15分)郑耀虎⑴苔藓,在南方随处可见。⑵在街上行走,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苔藓,就像地毯一样。如果你踩一下,你会感觉软绵绵的,有一厘米厚。如果挖一块-九年级语文
(二)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一家著名的研发定位图的公司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想弄清楚有多少人能够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来自13个国家的1.25万人参与了答题。结果表明,四分-九年级语文
阅读《动物也在全球化》一文,回答7-11题。(18分)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九年级语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凝石技术①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固体废弃物和天然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仿地成岩的凝石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②科学家模仿火山灰大地成岩过程-九年级语文
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水是生命之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方水源缺乏,一毛不长,无人生息;而地球上的淡水有4/5冰冻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冠之中。是否能够把蕴藏着-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把玉米变成黄金感动考泽是美国艾奥瓦州的农民,和美国西部其他农民一样,考泽主要以种植玉米为生。虽然美国是发达国家,但种田的农民也是很艰辛的。为了-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九年级语文
怎么跌的有尊严龙应台①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自杀了。②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望向窗外,-语文
阅读并回答问题。什么颜色的汽车最安全?①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挑选什么颜色的车,与车主职业、性格有很大关系。但是你也许并不知道,汽车颜色还与安全有关。②澳大利亚最大的汽-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①传统中华美食,对“油”十分讲究。而现在,这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却越来越人们却谈“油”色变。调查发现,我国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①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空前繁荣,海洋运输业发展迅猛。与之结伴而来的海上溢油污染愈演愈烈,一次又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由船舶引起的油污-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椅子改变中国文化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九年级语文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艺术而留芳史册。(),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八年级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1-4题。戏剧与戏曲“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钟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七年级语文
(二)徽州茶干(11分)碧螺中国人喝茶最是讲究,且不说各式茶道,仅茶食的种类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文人雅士常谈茶和酒,我曾在许多茶文中读到关于南北茶文化的典故,其中常提到-九年级语文
不该遗忘的“自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古罗马哲人塞涅卡对它的解读是:一个人要是尚未认识到自己在做错事,他是不会有改正错误的愿-九年级语文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阅读理解。元青花之谜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九年级语文
题目详情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小题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2分)
作者从色调、发展、 、 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小题2: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3分)
小题4:如青花瓷一样,书法、戏曲、剪纸、德州黑陶等都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请任选一种(不限于题目)做一简要介绍,不超过100字。(3分)
答案
小题1:(1)题材(2)造型(2分,每空1分)
小题1:示例:不能删去。“应该”一词表明作者推测朱元璋曾影响了瓷器的纹饰,删去“应该”就不严密了。(2分,意思对即可。不答理由不得分)
小题1:示例:因为元青花受到了汉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等三种文化的影响,其纹饰的题材与汉文化关系密切,其颜色、原材料、工艺与西域的波斯文化有关,造型的硕大与蒙古文化有关。(3分,每个要点1分)
小题1:略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即可。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小题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小题1:语言通顺,能写出这种艺术的某方面特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