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九年级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九年级化学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
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条件,所剩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湖北省同步题
答案
D
上一篇 :
降低温度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
下一篇 :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含有0.01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化学
3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后-化学
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D.将50℃三种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B.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1.6%C.60℃时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九年级化学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g、15g、10g、5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A、-九年级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种不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对所得的溶液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一定增加B.溶剂质量一定增加C.溶液质量一-化学
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些氯化钠晶体,则()A.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晶体质量减小C.晶体质量不变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化学
25℃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C.溶液的质量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比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大B.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质量分数一定增大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D.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化学
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九年级化学
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A.倒出部分溶液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加入少量水-化学
把室温下饱和硝酸钾溶液和蒸馏水区别开来,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各取几滴于玻璃片上,烘干B.降温至5℃C.恒温下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D.观察颜色-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稀溶液里的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与加入的氯化钠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象正确的是(-化学
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九年级化学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九年级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D.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同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大于饱和溶液D.有气体逸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化学
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降低温度B.蒸发水,再恢复到室温C.KNO3固体D.加水-化学
下图是根据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绘制的溶解度曲线。(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图中b表示的溶解度曲线。(2)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九年级化学
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1)20℃时,将3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2)再向上述溶液中加人6g氯化钠,恰好全部溶解,则原来的-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不饱和溶液C.凡是均一、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化学
在20℃时,将一定量A的不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或加入2gA,都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化学
已知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实验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二:将上述所得溶液蒸发,至开始有晶体-化学
在一瓶不含晶体的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C.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D.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化学
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九年级化学
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A.B.C.D.-化学
图l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XYZA含氧化合物碱氧化物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C化合反应中和反应化学反应D饱和-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化学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1)如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2)0.9%医用生-化学
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从上表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写一条即可)?(2
一瓶KNO3的饱和溶液,若经如下处理后,其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升温还是降温处理后,溶液的成分不会改变B.温度不变,加入少量NaCl晶体,晶体不溶解C.升高温度变成不饱和溶液,-化学
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88g.将50g硝酸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20℃时硝酸钠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化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八年级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一定温度下的a、b、c的不饱和溶液,分别通过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a溶液B.b溶液C.c溶-化学
室温下,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的固体析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B.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变小C.溶质的质量没有变化D.溶液变成饱和-九年级化学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2)t℃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化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出X晶体④冷却时有X晶体-九年级化学
溶液状态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就一定成为不饱和溶液C.如果将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至有少-化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有晶体析出D.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化学
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能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______)A、t℃时,加一定量的水B、t℃时,蒸发一定量-化学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水.②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g.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温度下,NaCl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B.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C.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
一定温度下,蒸发某溶液至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溶液都是混合物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化学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p点表示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加到100g水中,只得到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化学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食-化学
硝酸铵在10℃时的溶解度为140g,这说明在10℃时,将140g硝酸铵溶解在______g水中,就可以得到______g硝酸铵饱和溶液.-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九年级化学
题目详情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总是随温度降低减少
D.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使其析出晶体后,若不再改变条件,所剩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