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简介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详情
(6分)下表是Ca(OH)
2
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 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
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
2
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
2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
2
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
2
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来源:不详
答案
(1) A (2) C (3)19.1g (4)< (5)降低温度 (6)偏小
试题分析:(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D;(3)20℃时NaOH的溶解度是91g,则10g水最多溶解9.1g,所以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9.1g;(4)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所以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的溶解度小于甲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
(5)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降温结晶,然后过滤的物理方法。
上一篇 :
(8分)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
下一篇 :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C.将t1℃时A、C的饱和溶-九年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恢复至t-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2)t3℃时,把20克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在t2℃时,将65g溶液倒出去32.5gB.将-九年级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l℃时,a、b的溶解度都为20gB.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C.a、b的溶液都可采用蒸发溶剂的-九年级化学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2)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即可)(3)-九年级
(6分)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的意义是。(2)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3)当A中含有少量B物质时,可-九年级化学
(每空2分,共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中,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查找资料】NaCl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度/g35.735.836.03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溶液和溶解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是由Na+、Cl和水分子组成的混合物B.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杂质,可采用降-九年级化学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九年级化学
(每空2分,共8分)材料一:2014年5月27日,中国中航工业航材院相关人士向《环球时报》透露,他们成功利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烯合金”,宣布具有特殊性能的系列材料问-九年级化学
(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九年级化学
如图是物质A和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温度/℃2030506080溶解度/gA110114121126139B31.645.885.5110169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B物质溶解度曲
(每空2分,共6分)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_______℃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相等。(2)要将3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九年级化
(5分)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温度(℃)1020406080KNO320.931.663.9110169NaCl35.83636.637.338.4(1)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乙比甲大C.t2℃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2)32℃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3)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九年级化学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13.331.663.9x169246(1)表中“63.9”的含义是:。(2)40℃时将31克KNO3
(3分)如图所示为①硝酸钾、②氯化钠、③硼酸(H3B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1)当温度为25℃时,硝酸钾、氯化钠和硼酸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请用序号作答)。(2)图中P点表-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C.t2℃时,将1ga物质
(5分)自来水生产中通常用适量的氯气杀菌消毒,以食盐(NaCl)为原料制取氯气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白:(1)上述过程中的涉及的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C.a是NaOH溶液质量,b是稀HCl质量D.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
(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一所示。(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2)将45g甲物质分成三等分,分别加入歌盛有-九年级化学
(11分)(1)根据要求,写出下表相应的化学符号。名称2个磷原子两个氮分子硫酸根离子+6价的硫元素化学符号(2)为减少污染,逐渐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九年级化学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九年级化学
(6分)(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时,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g水。②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九年级化学
t1℃时,将一杯KNO3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在此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质量变大C.溶液的质量变大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九年级化学
图一为甲、乙两种物质(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Ⅰ.图一中M交点的含义是(10);Ⅱ.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1)g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Ⅲ.升高温度能够-九年级化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九年级化学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各题。(1)t℃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该温下,将12.5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填“饱和”、“不饱和”)溶液-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D.-九年级化学
(3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0C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九年级化学
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A、B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表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填“A”或“B”)试管中-九年级化学
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请根据-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时,X、Y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Y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有晶-九年级化学
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B.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要将甲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结晶的方法D、-九年级化学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回答以下问题:①2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②30℃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______(-化学
(8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九年级化学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下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九年级化学
(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九年级化学
某温度时,将2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
下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同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九年级化学
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增加压强-九年级化学
(4分)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九年级化学
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616.320.025.039.2A.0℃时,15.6gM溶于12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B.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九年级化学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当温度为_______℃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10℃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九年级化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填写序号,下同)。(2)若要将C的饱和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液-九年级化学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6分)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
题目详情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答案
试题分析:(1)由图表可知,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减小,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D;(3)20℃时NaOH的溶解度是91g,则10g水最多溶解9.1g,所以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9.1g;(4)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而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
(5)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降温结晶,然后过滤的物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