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进行反苏反共的舆论宣传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不详
答案
A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可理解为从经济上扶助资产阶级政府,A项是经济援助计划,而其它三项是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措施,
上一篇 :
美国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下一篇 :
下列两组图,从中得到的信息,你认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列叙述,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B.古巴导弹危机C.尼克松访华D.抗美援朝战争-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战争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高三历史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性会议的召开B.世界性组织的成立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历史
造成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根本原因是()A.苏美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B.“冷战”的发生C.资产阶级的反共本性D.民主制度的不健全-历史
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大战,其主要原因是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历史
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从根本上讲是A.美苏“冷战”对峙的结果B.雅尔塔体系的遗留问题C.帝国主义挑衅的结果D.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别造成的-历史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冲突C.国家利益的冲突D.发展其经济的需要-历史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高三历史
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之后,就两极格局的影响,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导致了德国与朝鲜的分裂B.导致东欧剧变C.导致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D.避免了世-高三历史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0年8月说:“我认为有一种危险,历史将做出判决说,这是美国潮流结束的日子,这是共产主义潮流开始汹涌而来的时代。”他承诺要使冷战从僵持状态和潜在的共产-高二历史
“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不包括A.防止法西斯势力东山再起B.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版图C.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联合国D.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历史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历史
其中一个在经过40年的拮据和苦难后想歇下来喘口气,另一个正在进行超人的努力,不得不过着悲惨的禁欲生活。那个新贵坐在联合国的讲台上夸夸其谈,而其穷亲戚则在那里没有发言-高三历史
材料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高三历史
“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冷战”深刻影响了世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冷战”有关的是①1948——1949年柏林封锁和空运②1950——1953年朝鲜战争③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④1991年苏联解体A.②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高三历史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高二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历史
下图是某主题展览馆的标识,符合其展览主题的历史资料是[]A.美国1787年宪法文稿B.《四月提纲》原件C.修建柏林墙的建筑图片D.《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副本-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高三历史
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B.雅尔塔体系的不稳定性C.各占领国采取了不同的占领政策D.战后德国的分区占领-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苏联人的原子弹来轰炸,不如自毁。”莫斯科大学的女学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等待末日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任何响声和黑影都会使市民心惊胆-高一历史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有“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高三历史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高三历史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说到:“我的一边坐着一只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段讲话反映的实质问题-高三历史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高三历史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1图2[]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高三历史
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B、朝鲜战争爆发C、-高一历史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1945年雅尔塔体系确立B.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C.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高一历史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是[]A.《北大-高一历史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②越南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④柏林危机[]A.①②B.③④C-高三历史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高三历史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嚎哭,等待末日的来临。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飞过都-高一历史
材料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高三历史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高二历史
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A.柏林事件B.朝鲜战争C.古巴导-高三历史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历史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高二历史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这一事件的解决反映了[]A.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两国核力量对比的改变C.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D.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材料柏林墙大事记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高三历史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高三历史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高三历史
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下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高三历史
二战后,西欧国家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顺序是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②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③欧洲煤钢共同体④成立欧洲共同体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高一历史
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发生于1960年10月②反映了苏联同美国争霸世界的野心③反映了赫鲁晓夫的冒险政策④反映了苏联军事力量的后来居上[]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修建柏林墙三八线北约标志古巴导弹危机漫画[]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美苏两极对峙-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认为“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为此,美国在西欧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提出杜鲁门主义-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