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题目简介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江苏高考真题
答案
B
上一篇 :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
下一篇 :
材料柏林墙大事记1948年6月24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高三历史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高三历史
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下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高三历史
二战后,西欧国家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顺序是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②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③欧洲煤钢共同体④成立欧洲共同体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高一历史
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发生于1960年10月②反映了苏联同美国争霸世界的野心③反映了赫鲁晓夫的冒险政策④反映了苏联军事力量的后来居上[]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修建柏林墙三八线北约标志古巴导弹危机漫画[]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美苏两极对峙-高三历史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战中修筑柏-高三历史
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A.英国:他们企-高三历史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高三历史
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高二历史
(2008天津卷,文综,2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历史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A.-高三历史
下图是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柏林市区图,柏林市被一道柏林墙分割成东柏林和西柏林。造成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A.二战期间,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了柏林B.美苏“冷战”东德为了阻止-高三历史
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隔断了东西部人民间的来往。1989年11月9日,东柏林数以万计的市-高二历史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C.“柏林墙”的修筑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高三历史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A.欧-高三历史
二战后法国和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北约组织的建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高二历史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高一历史
下图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一图二[]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高一历史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两极格局形成之前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改变了两国的核力量对比D.用谈判手段暂时缓-高三历史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高三历史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高三历史
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在美苏争霸中[]A.苏联转守为攻B.美苏关系日趋紧张C.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这边D.双方力量势均力敌-高二历史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高三历史
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B.欧洲共同体形成C.不结盟-高二历史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高三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高一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促成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包括①欧盟的建立②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③不结盟运动兴起④苏联的解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高三历史
柏林墙是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开始修建,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的建筑,民主德国政府称此为“反法西斯防卫墙”(AntifaschistischerSchutzwall),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高三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高一历史
下列用图示法表示二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①冷战②杜鲁门主义③对西欧国家经济援助④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⑤朝鲜战争[]A、B、C、D、-高三历史
二战后,局部“热战”的史实有①美国侵朝战争②制造两个德国③古巴导弹事件④美国侵越战争[]A.①②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高一历史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矿业资源互补B、人-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特点是[]A.以欧洲为中心B.以美国为中心C.以欧美为中心D.以苏美两极为中心-高二历史
下图反映民主德国政府于1961年开始修建柏林墙,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B.抵制-高三历史
材料二我们在参观韩国民俗博物馆时,里面的介绍在谈到韩国民间风俗礼制的由来时,都小心翼翼地回避中国,甚至几乎没有出现中国二字。而事实上,韩国古代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极-高三历史
2010年11月23日,朝鲜韩国在延坪岛海域相互炮击。此后美国韩国日本举行多次军演,半岛局势持续紧张。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鲜半岛便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自二战结束以来的-高三历史
下图中的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苏之间冷战的著名标志B.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C.当年两大集团对峙的写照D.对冷战时德国被分裂的反思-高一历史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因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一历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分裂B.杜鲁门主义提出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C.“柏林墙”的修筑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高一历史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高三历史
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下列与日本经济崛起有关的因素有①重视科技教育②美国的扶持③二战前的民主化改革④引进技术,制定经济战略[]A-高三历史
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往往以西方主流目光注视着时代的变迁和世界的变化,下面反映的是日本相扑力士和山姆大叔呈现争斗之势。请问这期《时代周刊》最有可能是在哪一年出版[]A、-高一历史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题目详情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