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网
首页
数学
语文
英语
化学
物理
政治
历史
生物
首页
>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高二历史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高二历史
题目简介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来源:安徽省期中题
答案
B
上一篇 :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
下一篇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
搜索答案
更多内容推荐
下图是某主题展览馆的标识,符合其展览主题的历史资料是[]A.美国1787年宪法文稿B.《四月提纲》原件C.修建柏林墙的建筑图片D.《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副本-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形成两个国家。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朝鲜半岛状况的正确表述是[]A.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条约B.两国均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苏分别保持着军事存-高三历史
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B.雅尔塔体系的不稳定性C.各占领国采取了不同的占领政策D.战后德国的分区占领-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苏联人的原子弹来轰炸,不如自毁。”莫斯科大学的女学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等待末日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任何响声和黑影都会使市民心惊胆-高一历史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有“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高三历史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C.防止法西-高三历史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说到:“我的一边坐着一只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段讲话反映的实质问题-高三历史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高三历史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1图2[]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高三历史
1950年上半年,松下电器产品销售额为9.8亿日元,到下半年则大幅度增至17.2亿日元,几乎是原来的两倍。松下公司成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趋势B、朝鲜战争爆发C、-高一历史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1945年雅尔塔体系确立B.1947年杜鲁门主义提出C.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D.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高一历史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是[]A.《北大-高一历史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②越南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④柏林危机[]A.①②B.③④C-高三历史
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高三历史
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嚎哭,等待末日的来临。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飞过都-高一历史
材料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高三历史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高三历史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斯大林-高二历史
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A.柏林事件B.朝鲜战争C.古巴导-高三历史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历史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高二历史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这一事件的解决反映了[]A.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两国核力量对比的改变C.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D.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高三历史
材料柏林墙大事记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高三历史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高三历史
米洛万·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高三历史
2010年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于14时30分左右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下图)。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二战后,朝鲜半岛-高三历史
二战后,西欧国家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顺序是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②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③欧洲煤钢共同体④成立欧洲共同体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高一历史
下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高三历史
下列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发生于1960年10月②反映了苏联同美国争霸世界的野心③反映了赫鲁晓夫的冒险政策④反映了苏联军事力量的后来居上[]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高三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修建柏林墙三八线北约标志古巴导弹危机漫画[]A.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美苏两极对峙-高三历史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战中修筑柏-高三历史
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A.英国:他们企-高三历史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高三历史
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建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修筑柏林-高三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要对全-高二历史
(2008天津卷,文综,24)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历史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A.-高三历史
下图是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柏林市区图,柏林市被一道柏林墙分割成东柏林和西柏林。造成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A.二战期间,苏联和美英法分区占领了柏林B.美苏“冷战”东德为了阻止-高三历史
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高三历史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隔断了东西部人民间的来往。1989年11月9日,东柏林数以万计的市-高二历史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描述某个时期城市生活时写道:“好莱坞的电影受到了批判,后来遭到禁演,苏联和中国的电影取而代之;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高三历史
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B.波茨坦会议的决定C.“柏林墙”的修筑D.美苏两大国的冷战对峙-高三历史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了一道“柏林墙”,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如果以柏林墙为题,写一篇有关二战后国际关系的论文,论文反映的主题肯定不能包括[]A.欧-高三历史
二战后法国和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A.北约组织的建立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C.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高二历史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中,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在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高一历史
下图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图一图二[]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高一历史
下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两极格局形成之前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改变了两国的核力量对比D.用谈判手段暂时缓-高三历史
1963年1月22日,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了《法德合作条约》,实现了法德两国历史性的和解。以这个条约为基础,法德两国组成了推动欧洲建设的“发动机”,从而-高三历史
返回顶部
题目简介
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高二历史
题目详情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答案